本報記者 包興安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國務院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8月1日,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落實相關配套措施,密切配合、協同推進試點工作,確保試點取得實效,為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開創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新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
許宏才表示,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對于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主要發揮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構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實現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的分離,實現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由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的方式管理企業,不再是政府部門直接管理企業,從而有利于企業市場化主體地位的確立,有利于企業自主經營、提升效益和效率。
二是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的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國有資本投向,通過這個平臺,讓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
三是更加有利于明確責任,強化監督。通過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授權,明晰政府、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有企業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正確處理授權經營和加強監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各方責任,有利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許宏才認為,《意見》出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體現了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要求,體現了減少行政化管理手段的要求,突出了市場化運營的目標。
一是從授權的方式看,《意見》通過以資本為紐帶,建立了權責利相統一的授權鏈條,合理確定政府、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有企業的權利邊界。《意見》明確,按照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予出資人職責和政府直接授予出資人職責兩種模式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于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或者政府作為授權主體,對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進行考核和評價。政府和監管機構不再直接管理企業,這樣有利于減少行政化。
二是從公司定位來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均為在國家授權范圍內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權為基礎,依法自主開展國有資本運作,實現既定目標。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者目標各有側重,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以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目標,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以對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為主。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主要以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為目標,以財務性持股為主。
三是從公司運營模式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自身不從事具體生產經營活動,不干預所持股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公司通過管資本方式實現對所持股企業的管理,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要積極推動所持股企業建立規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通過股東大會表決、委派董事和監事等方式行使股東權利,形成以資本為紐帶的投資與被投資關系,協調和引導所持股企業的發展,實現公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