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指數基金業務上發力,通過降低費率讓利投資者獲客的“價格戰”日益激烈。業內人士認為,指數基金目前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中的占比較小,調低基金費率是拓展市場的有效方式。隨著指數基金市場逐步成熟,未來基金費率下調或成趨勢。
今年5月15日,廣發基金發布公告稱,將旗下20只指數基金C類份額的銷售服務費率由之前的“行業標準”0.4%減半至0.2%。7月3日,天弘基金也宣布將旗下指數產品C類份額的銷售服務費率從0.25%降至0.2%。
除了已有基金主動降低費率攬客外,部分新發基金的銷售服務費也呈下降趨勢。今年以來,創金合信基金新發的多只指數產品C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率均為0.2%。8月3日,平安大華中證500ETF聯接C開始募集,其銷售服務費率低至0.1%,屬于業界最低水平。據統計,目前指數基金的平均銷售服務費率約為0.4%。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指數基金經理表示,費率的降低一方面說明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可使產品在營銷上更具優勢。
目前指數基金的管理規模不到5000億元,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中占比不到4%。但在國內基金中基金(FOF)正式開閘、養老金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的背景下,集低成本、多元化于一身的指數類產品正迎來大發展。
“通常而言,被動指數基金的規模越大越好。因為規模越大,遭遇大規模申贖時受到的沖擊越小,跟蹤指數的誤差相對也較小。降低交易費率、運作費率顯然是吸引投資者、做大規模最直接的方式。”上述基金經理說。
滬上一中型公募擬任指數基金經理表示,與國外相比,目前國內指數基金的費率并不算低。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及基金業的開放,未來費率下調的情況還會發生,并很有可能形成趨勢。
他同時指出,指數基金本來費率就低,基金費率的進一步降低很可能會導致銀行等銷售渠道缺乏推銷基金的動力,“大力發展直銷是重要出路。事實上已有基金公司采取行動,例如在直銷平臺上給出1折申購優惠等。”對于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而言,降低費率也并非易事,但通過讓利投資者率先將規模做大的基金公司,更有可能在“混戰”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