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淙 記者 王莉雯 ○編輯 裘海亮
三胞集團流動性風險之“火”,最終“燒”到了旗下宏圖高科、南京新百兩家A股公司身上。
南京新百和宏圖高科今天相繼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三胞集團所持有的二者股份被多地法院輪候凍結。南京新百處于輪候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6.16億股,宏圖高科則為5.06億股,均已超過三胞集團實際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數。
據公告,股權凍結事項分別涉及中國工商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與樂語世紀科技、三胞集團、袁亞非之間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合同糾紛,以及安徽中安商業保理與三胞集團間的保理合同糾紛。
受此影響,公司控股股東三胞集團及實際控制人袁亞非增持宏圖高科股份的計劃也將延后。當天公司的另一則公告顯示,鑒于宏圖高科股票尚處于停牌階段,增持計劃將待公司股票復牌后順延實施。
大股東流動性風險襲來
事實上,早在兩日前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三胞集團所持南京新百、宏圖高科股份進行凍結之時,高質押風險的序幕便已拉開。
南京新百及宏圖高科7月31日的公告顯示,該次股份凍結緣起于三胞集團與浙商金匯信托2017年11月開展的一筆融資業務。盡管截至目前該融資貸款尚未達到約定的還款期限,但浙商金匯或出于審慎考慮,先行向法院提出了財產保全的申請。
三胞集團官網也披露了更多有關該次股份凍結的細節。據悉,此案牽涉的融資貸款將分筆發放,首筆貸款將于今年11月到期,最遲一筆也將于明年3月到期。三胞集團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與浙金信托積極協商處理股份凍結及相關事項,爭取盡快解除對公司所持有的宏圖高科和南京新百股份的凍結。
這意味著上述財產查封措施可能并不涉及實質性違約,而是更多地受累于三胞集團此前曝出的流動性危機影響。
7月23日,因公司債券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三胞集團申請“12三胞債”、“16三胞02”和“16三胞05”等債券自開市起停牌。圍繞三胞集團的債券違約傳言,也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的形式暴露出來。
據有關媒體披露,7月16日,和合資管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其于2016年12月發行的一筆最終投于三胞集團持有的股權收益權的資管計劃,原應于2018年7月13日完成清算分配,但三胞集團并未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回購價總額。據悉,該資管計劃的總規模為5580萬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關三胞集團是否出現流動性危機的猜測愈演愈烈,并迅速傳導至與之相關的各方。
7月25日,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公告,將三胞集團主體及債項評級從AA下調至AA-,并將公司主體及債項信用等級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隨即,浙商金匯也向法院提請財產保全,凍結了三胞集團所持有的宏圖高科、南京新百全部股權。
而更令人惴惴不安的,還有三胞集團居高不下的股權質押率。
宏圖高科在關于大股東股權凍結事項的公告中所透露出的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達98.76%。有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的去杠桿環境下,別說98%了,就連80%以上都稱得上是較高的質押比例了。”
另外,7月24日南京新百的公告也顯示,三胞集團的累計質押總股數達到2.96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7.43%。
宏圖高科重組蒙上陰影
此番大股東層面出現的股權凍結事項,對于尚處于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籌劃期的宏圖高科而言,更是橫生出諸多不確定因素。
當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公司有關股權凍結事項的后續影響時,對方回應稱:“對經營影響肯定是有的,但影響多少,怎么影響都還在評估的過程中。”該人士還表示,由于同時牽涉公司與控股股東兩方面,勢必也將對此次重組造成一定影響,“具體還是以重組進展公告為準。”
回查宏圖高科6月19日的公告可以看到,公司擬以資產置換等方式,向控股股東三胞集團等出售公司的3C零售連鎖業務。而據公司2017年年報披露,3C零售連鎖系公司的核心主業與傳統業務,其業務收入近三年占比均保持在80%左右,為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但去年公司的3C零售連鎖產業卻略顯疲態,其營收與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了7.67%和19.61%。這或是公司希望剝離此業務的因素之一。
此外,作為一家主要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的公司,近年來宏圖高科也表現出進軍金融科技與金融服務領域的意圖。2018年3月15日,公司公告,擬以現金方式參與中信金租的增資事項。
據了解,中信金租為中信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因手握較為稀缺的金融租賃牌照,也引發了外界對于宏圖高科此次投資的頗多期待。
然而,公司借助中信金租曲線入局金融租賃板塊的設想,最終還是止步于今年7月13日。對于終止原因,宏圖高科稱:“交易雙方尚未就本次交易的股權比例等交易條款達成一致意見。根據目前市場環境,綜合考慮各方面相關因素,為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與交易對方充分溝通和友好協商,公司決定終止本次參與中信金租的增資意向。”
曾將“新零售、金融服務、藝術品拍賣”定為主業發展方向的宏圖高科,欲置出零售業務卻遭遇大股東股權凍結,重組之路如何走下去,尤為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