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未來公司將緊扣農業生態環境修復,深耕農環項目,同時在耕地占補平衡、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領域發力,使之成為集團未來業績重要增長點。”近期,在泰谷生態(430523)十周年慶典上,總裁郭帥對公司未來十年發展方向如是定位。
資料顯示,泰谷生態是一家利用農用生物技術從事農業生態修復及環境工程建設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以農業環保修復工程、禽畜糞污資源化利用、土壤改良產品研發銷售、現代農業產業園設計建設為四大板塊業務,打造了農業環保全產業鏈,是全國最大的生物及有機肥料、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的產品供應商之一。
過去十年,泰谷生態從年收入不到200萬元到營業收入突破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64%。公司董事長曹典軍表示,泰谷生態的下一個輝煌十年宏偉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連續中標污染耕地修復治理項目
2018年半年報顯示,泰谷生態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3.22%;實現凈利潤1571萬元,同比增長24.13%。
報告期內,泰谷生態全資子公司湖南泰谷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中標了湘潭縣、株洲縣、望城區和長沙縣項目,中標金額分別為320.4萬元、324.576萬元、318.75萬元和583.2萬元,中標總金額1546.926萬元,治理總面積9276畝,繼續保持了泰谷生態在耕地修復領域的省內領先地位。
據悉,泰谷生態將為中標項目提供土壤調理劑、葉面阻控劑、商品有機肥、生石灰等耕地修復產品,并提供詳細的、操作性強的技術服務,同時還將進行田間優化水分管理,實施全生育期淹水灌溉,確保修復效果驗收達標。
“先前中標的湘潭縣項目已經進場實施,泰谷生態的耕地修復產品運抵項目后,通過相關工作人員對每批到貨抽檢取樣,再根據實施方案開始了撒施工作,其他三個項目也將按合同要求開展工作。”泰谷生態副總裁劉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據介紹,在治理技術路線上,泰谷生態采用“VIP+n”修復治理與“替代種植”兩種模式,致力于將耕地修復治理與綠色發展、調整種植結構統一起來,做到從源頭上控制重金屬污染增量、減少存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公司已經總結和探索出了一條綜合技術成熟、經濟可行性高的重金屬污染耕地第三方承包治理技術與實施方案。
自2013年以來,泰谷生態先后承接了長株潭地區19個項目縣和湘江上中下游7個項目縣的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工作,以及湖南省重金屬污染耕地“VIP+n”修復試點湘鄉市、邵東縣項目,治理效果全部通過了項目驗收,成功將泰谷的耕地修復產品與農技服務應用于湖湘大地。
連續三年躋身創新層 董事長入選“萬人計劃”
今年5月份,全國股轉公司正式發布了2018年創新層掛牌公司名單,泰谷生態繼續躋身新三板創新層陣營。這是自新三板分層制度實施3年來,泰谷生態連續第三年入選。據統計,此次有940家企業入選創新層,僅有469家連續三年入選。
本次分層是按照2017年12月22日出臺的新分層辦法進行的分層調整,比去年的創新層數量減少了約三分之一。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標準趨嚴,此次入選的企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創新層正式進入“嚴進寬出”時代,同時今年占主導地位的創新層企業由“高成長板”向“高質量板”轉變,創新層企業的標桿作用再次凸顯。
同年5月份,泰谷生態獲得天賦資本5000萬元戰略投資。劉濤表示,天賦資本不僅僅是單純的財務投資,更多的是從資本、戰略、人才等方面給泰谷生態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泰谷生態董事長曹典軍在今年1月份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作為公司創始人,曹典軍在解決生物肥料行業核心關鍵技術難題、創新成果推廣轉化、科技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創新性成果。
業內人士透露,泰谷生態在過去十年里實現了從單一的肥料產品供應商,向集技術研發輸出、產品生產銷售、農環工程施工于一體的農業環保與生態修復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的華麗蛻變。在天賦資本的戰略輔助下,公司有望加速與資本市場主體平臺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