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通訊員李瀟 孫倩)9月14日,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福鼎市林業局與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的積極探索與共同努力下,全國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在福建寧德福鼎市試點落地,將為福鼎全市紅樹林保護區提供1875萬元損失風險保障。這也是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持續深耕綠色領域金融創新的大膽探索,在全國尚屬首創。
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海岸綠肺”,在消浪護岸、凈化海水、固碳儲碳、科學研究與生態體驗等方面有著極高的生態服務價值。
福鼎市是中國紅樹林資源自然分布的北端區域,長期以來,福鼎大力開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投入,實施營林,逐年擴大種植面積,構筑綠色生態屏障。全市現有紅樹林3750畝,主要分布于前岐、佳陽、店下等鄉鎮。現有3處紅樹林保護小區,分別是柯灣紅樹林保護小區、巽城紅樹林保護小區和羅唇紅樹林保護小區。紅樹林長成以后,樹林底下的海洋生物逐漸增多,對當地老百姓也是一個增收的途徑。
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全力推進福建生態省建設,通過保險創新為寶貴的海洋藍碳綠色資源提供風險保障,在全國率先推出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
據該分公司農險產品研發人員介紹,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將投保地理區域內的紅樹林資源面積、種類進行劃分,對其生長過程中面臨的物種入侵和特有病蟲害進行研究分析,保險責任除了一般性的自然災害與意外事故以外,還包括了三葉魚藤、互花米草等有害物種入侵及團水虱、藤壺等紅樹林保護區病蟲害。此單為福鼎市全市3750畝紅樹林提供1875萬元風險保障。賠款不僅可用于救治、修復保險標的,也可用于改善紅樹林藍碳生態環境而投入的必要、合理的施救有關費用支出。出險后,保險公司會借助無人機監測損失情況,與主管部門聯合查勘,在災后第一時間將賠款支付到位,為災后減損、紅樹林藍碳生態修復爭取寶貴時間。
“紅樹林在維持近海生物多樣性功能中具有陸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因其生長相對緩慢,存活率較低,容易受病蟲害、項目建設、排污等自然以及人為事件的影響,也無法通過規模機械化的操作來實現大面積補種工作。”福鼎市林業局局長陳加仁表示,“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是福鼎市探索‘海洋藍碳經濟發展’的一項創新舉措,通過政企聯手,借助保險杠桿作用,將擴大政府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紅樹林保護區風險管理,為福鼎市近海生態系統建設搭建堅實的風險屏障。”
據悉,本次全國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的落地,不僅將助力福鼎市林業產業質量提升、生態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實,助推鄉村振興及普惠金融試驗區的建設,更為保險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和綠色發展戰略提供了新的模式,起到了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