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浙江訊(通訊員張紳)二十余載扎根海島,農發行普陀區支行始終秉持“支農立國、立行為民”的職責使命,全力服務糧食安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及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十三五”期間,該行累計審批各類貸款逾百億元,尤其在疫情期間,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精準支持企業有序復產、全面助力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投入各類政策性優惠資金7.5億元,年末貸款余額65.28億元,在轄區金融系統乃至浙江省農發行系統皆名列前茅。
踐行海上“兩山”理論,支持海島鄉村建設
六橫島是舟山第四大島,人口約10萬,但海島交通設施薄弱,鄉村面容陳舊,文教設施不足,水系缺乏治理。農發行普陀區支行自2015年起,持續給予六橫島支持,先后審批了農村公路貸款3億元,方便了約2萬島民的日常出行;審批海島基礎設施貸款10億元,建立了一座可容納450人的幼兒園和一座10萬平方的文化中心,實現整村搬遷292戶,治理河道長達11855米,改建護岸長約22930米;審批農村人居環境2.35億元,整治水系河道總長5480米,新建護岸11公里修復生態,新(改)建水閘4座,新建機耕橋6座,新增景觀綠化面積約 8萬平方,改造鄉村建筑外立面約 13萬平方。
六橫島的文化中心
打造普陀美好生活,服務城鄉基礎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聯結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面對普陀區基礎設施落后薄弱、漁農民進出島困難、日常生活休閑設施欠缺等現實困難,農發行普陀區支行主動對接政企,助力普陀區基建更新換代。
“十三五”期間,該行累計審批各類基礎設施項目貸款74億元,累計發放39.9億元。其中,該行承貸4.5億元參與的魯家峙至東港海底隧道工程14億銀團貸款為浙江首筆政策性金額、開發性金額合作的PPP銀團貸款項目,一朝建成,天塹變通途,將改變沈家門漁港4萬漁民千年不變的出行方式。
一筆筆基礎設施項目貸款的落地為普陀區推進“海上花園”城市建設,加快“普陀灣”、沈家門“一港兩岸”、提高城市人口綜合承載和集聚能力、提升城市品質貢獻了政策性銀行的力量。
魯家峙至東港海底隧道施工現場
支持經濟“神經末梢”,紓解小微資金困局
面對新冠疫情,農發行普陀區支行主動靠前,為支持當地企業復工復產,該行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積極對接小微企業,2020年支持小微企業4家,貸款1900萬元,并給予小微企業LPR減100BP利率優惠政策,最低成本為年利率2.85%。
為進一步紓解中小微企業困難,推動有序復工復產,2020年8月,該行根據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精神,主動積極做為,第一時間向各貸款企業推送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為4家小微企業下達延期還本付息批復,惠及貸款1900萬元,實現了4個月利息的延期支付。
支持海島生態旅游,提升居民就業水平
作為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的坐落地,普陀同時也擁有全國最大的沈家門漁港,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來此。該行以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多種產品嵌合舟山海島實際,廣泛積極宣傳優惠政策,以低利率信貸資金累計審批各類貸款21.8億元,助力海島營造生態旅游。
其中該行審批10億元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貸款用于舟山朱家尖禪意小鎮建設,建設總面積達3.8平方公里。該項目與普陀山一水相隔,是進出普陀山的必經之路,項目建設不僅擴大了當地旅游產業的外延空間,也提升了當地漁農民整體生活質量并擴大就業機會。
朱家尖禪意小鎮效果圖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農發行普陀區支行將認真貫徹政策性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要求,繼續大力支持海島區域“三農”及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打造“幸福普陀”。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