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陜西訊(通訊員徐敏)“十四五”以來,農發行陜西省分行深耕厚植陜西紅色資源優勢和區域農業資源稟賦,用好用活用足農發行各項金融支農政策,先后成功創新試點出農村人居環境“政府獎補”、產業幫扶、“土地+供應鏈融資”等一批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為陜西奮力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增光添彩。
今年以來,該分行聚焦陜西“三農”領域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以脫貧縣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主戰場,累放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貸款90.21億元,其中向全省56個脫貧縣投放支農貸款63.28億元;向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投放各類貸款26.17億元,貸款增速高于該分行貸款平均增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貸款突破500億元關口。
立足主責主業服務農業強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創新“土地+供應鏈融資”模式,按照“農戶流轉土地、合作社融資運營、上游企業擔保”方式,成功向咸陽市武功縣海鋈皇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投放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貸款2000萬元,有效破解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創新支持現代農業規模化種植。
該筆貸款將支持借款人累計流轉土地18420畝,通過現代機械化規模化種植,帶來小麥畝產增加100公斤、增收500萬元的良好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租金和勞務收入,又帶動23名脫貧人口實現年累計增收60多萬元,幫扶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累計投放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貸款5.74億元、余額10.89億元,有效推動了土地高效集約利用和規模化農田種植,提高了糧食產量,降低了農田種植綜合成本,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實踐和務實體現,擦亮了“農地銀行”的特色品牌。
加強基礎建設服務農村美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充分發展政策銀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持續加大政銀合作力度,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政府獎補”模式,全力支持農業農村建設。
該分行創新試點的渭南市臨渭區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利用項目的獎補資金作為還款來源,已投放臨渭區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貸款2.98億元,有力地支持了臨渭區基礎設施建設,極大程度降低各村農副產品外運成本,提升農副產品的市場競價優勢;同時,吸引產業入駐,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助力三產融合服務農民富
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發行陜西省分行也將其作為重中之重,全力創新產業幫扶模式。
該分行創新試點的“農村物流+服務站點+電子商務+特色產業”模式,成功向陜西新貿現代物流園建設項目投放產業幫扶貸款1.43億元,支持建設物流園區、冷庫、標準化廠房、電子商務大樓、農副產品交易廳和配套設施等內容。
該項目通過在寶雞市扶風縣建設農村物流重要節點,不斷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條,支持將縣域內蘋果、獼猴桃、蔬菜、生活用品、工業品等產品匯集運輸配送到農副產品的初加工和銷售環節,實現了工業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和農副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的有效鏈接;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物流縣鎮村三級網絡體系和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有效帶動了扶風及周邊縣區物資流通效率的提高和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
項目實施后,集群效應立即顯現,更多中小微企業融入產業發展鏈條,對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農業現代化、產業結構調整及周邊區域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郝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