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提升鄉村振興服務質效
福建寧德霞浦縣,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孕育著大黃魚、海帶、紫菜、刺參、鮑魚等上千種海鮮,被譽為“千鮮之城”。“靠海吃海”,海洋養殖業在這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溪南鎮海參養殖戶林德清只是千萬養殖戶中的一員,今年面臨海參存貨未完全銷售和養殖成本提高的雙向壓力,資金緊缺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林德清偶然關注到關于寧德市生產要素平臺的宣傳,了解到生產要素平臺是一個集合了生產要素的登記、流轉、融資、抵押登記功能的平臺,農戶可直接用漁排養殖證申請銀行融資,非常方便快捷,林德清看著自己的漁排,心里頓時燃起了希望。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林德清照著相關步驟指引,在生產要素平臺上直接申請了郵儲銀行的貸款,沒想到申請當天就收到了郵儲銀行信貸客戶經理的回訪電話,在客戶經理指導下,順利完成了生產要素平臺的要素注冊。
在提供了相關的經營材料后,僅僅過了一個工作日,50萬元的貸款資金就順利審批并放款成功了。林德清有了足夠的資金,信心滿滿地又進購了大批飼料。“感謝郵儲銀行的幫助,我相信今年的海參一定能迎來好收成。”
寧德市農村生產要素平臺是一個集生產要素的登記、流轉、融資、抵押登記功能于一體的平臺,郵儲銀行與寧德市農村生產要素平臺密切合作,對促成農村非標準化生產要素資源可變現、可抵押,起到積極的意義。據了解,2023年末,郵儲銀行寧德市分行與寧德市生產要素平臺簽署了“農村生產要素平臺直連項目”合作協議,旨在推動郵儲銀行業務系統與要素平臺的數據直接交互,進一步打通了郵儲銀行與平臺業務聯動的關隘,簡化農戶登記要素、申請融資等一系列手續。目前,郵儲銀行已為寧德農村生產要素平臺量身定做20余款信貸產品。
創新生產要素融資僅僅是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該分行不斷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和對接,已對接寧德市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寧德市生產要素平臺、福建省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泉州晉江鄉村“鄉村治理系統”、漳州林業票證管理平臺、林業產業交易平臺5個農村智慧平臺。
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浪潮,打造金融科技賦能新模式,提升鄉村振興服務質效。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堅持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通過加快信貸服務向線上化遷徙,大力推廣小額極速貸、小微易貸、鄉村振興線上專項貼現產品“鄉農e貼”等線上產品,積極對接“銀稅互動”“信易貸”“金服云”等信用信息平臺,健全數字化運營體系建設,推進移動展業設備“無紙化、智能化”作業模式,為農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金融服務。
創新產品
支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再過幾天,就可以收獲第一茬水稻,畝產750公斤。我從2020年2月開始試種再生稻,從1000畝增長到如今的3600多畝,通過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施肥的無人機等實現種植、收割基本全程機械化,總產量2000多噸,達到了產量、效益雙豐收。”夏糧豐收在即,浦城縣石陂鎮申明村種糧大戶陳兆武笑容滿面。
幾年前,陳兆武在當地黨委政府、縣農業農村局、科特派團隊和各級農技人員的指導幫助下,在浦城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政策引導下,嘗到了科學種糧的甜頭,逐步實現了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并且在他的帶動下,石陂鎮已有100多位農戶加入再生稻種植隊伍,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
隨著種植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陳兆武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購買肥料以及各類農機具存在流動資金短缺。郵儲銀行浦城縣支行客戶經理楊丹在上門走訪中得知情況后,在充分了解實際需求和經營狀況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融資方案。為了讓陳兆武能夠備足資金順利收割首茬水稻,楊丹積極進行溝通,及時補充客戶資料,省市縣三級聯動,于2024年7月26日成功為其放款100萬元“福糧貸”,助力夏糧顆粒歸倉。
政府帶動、“大戶”領頭、金融助力。結合夏收資金“短、頻、急”的特點,郵儲銀行南平市分行積極對接制種、種植、收購加工、倉儲、銷售等關鍵渠道,并延伸至農資、農機等,主動上門走訪服務,因地制宜推出專項信貸產品“福糧貸”等產業鏈貸款,開辟貸款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合理簡化流程,為糧食生產、倉儲、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提供“一竿到底”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郵儲銀行南平市分行已支持糧食產業客戶超千戶,發放貸款超5億元。
長期以來,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把支持各縣域特色農業產業鏈,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創新開發產業貸產品,打造“福+”系列產業貸,以服務鄉村人才為中心,圍繞茶、海、林、果、菌、糧、畜、煙八大鄉村特色產業,商圈市場、醫藥行業2大特色城市商戶,構建了11項福建特色產業貸。截至今年8月末,已投放“福·”系列產業貸近90億元,“鄉村人才”貸向非遺傳承人等超千名鄉村振興重點人才提供資金支持近10億元;“福·海”貸向水產行業累計投放貸款超30億元;“福·茶”貸向茶行業累計投放貸款超10億元,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圖片由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提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