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四川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易地扶貧搬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貧困地區發展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異地扶貧搬遷關系民生福祉,關乎廣大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一直以來,國家都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15年底,國家已累計安排易地扶貧搬遷中央補助投資363億元,搬遷貧困群眾680萬余人。
成績顯著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易地扶貧搬遷不是簡單的人口空間轉移,它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和社會工程。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脫貧攻堅已進入全面攻堅克難階段。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加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從根本上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發展問題。
與以往相比,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搬遷任務繁重艱巨、安置資源約束日益凸顯、搬遷對象貧困程度更深、工程實施難度更大。如何攻克這一座座艱巨的“堡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是接下來必須解決的問題。
對此,頂層設計明確了本輪實現易地扶貧搬遷的基本原則,把精準脫貧、精準扶貧作為基本方略,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聚集各項政策、各項資金;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確保有序、平穩、順利搬遷;做好建檔立卡搬遷人口安置住房的規劃和建設,保證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整合各方資源,實現穩定脫貧。
可以看到,在各項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易地扶貧搬遷正在加速推進。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開工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4萬多個,項目開工率達95%,累計竣工項目4000多個,項目竣工率28%。其中,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河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西藏、陜西、青海、寧夏等13個省(區)的開工率達到100%。“十三五”期間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中的搬遷建設任務已完成過半。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扶貧搬遷”。易地扶貧搬遷不是一日之功,還應保證搬遷地后續的經濟發展。我們認為,要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合理安排搬遷規模和進度,嚴格抓好工程質量,規范資金項目管理,實現精準搬遷、安全搬遷、陽光搬遷;聚焦培育內生動力,結合各地實際下大力氣解決搬遷群眾后續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問題,確保搬遷一戶、穩定脫貧一戶。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要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從根本上解決約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穩定脫貧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