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日前,國家發改委在深圳市組織召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暨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和科技型企業項目融資現場會。會議提出,要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民營企業貢獻了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著。
因此,要著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強化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協同,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民營企業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夯實基礎。
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銀行需要根據民營企業特點和需求,制定更靈活的信貸政策。包括貸款期限更貼合民營企業生產周期、更靈活的抵押方式及更簡便的信貸審批流程,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門檻。
在提供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銀行需深入了解民營企業的行業特點、資金需求和風險偏好,為創新信貸產品提供依據。同時,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民營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產品,如針對科技型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
當前,民營企業可用于抵押的資產普遍不足。在此背景下,民營企業獲得小額信用類貸款相對容易,但普遍難以獲得較大額度的貸款和中長期貸款。
在服務民營企業時,銀行需跳出傳統信貸思維方式,借助多方力量,整合上下游企業信息,把供應鏈上所有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供應鏈中民營企業的交易關系和行業特點,制定基于貨權及現金流控制的整體金融解決方案。供應鏈融資既可以解決上下游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也能打通上下游融資瓶頸,還可以降低整體供應鏈融資成本,從而提高供應鏈上民營企業的競爭力。
同時,銀行還需深入了解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包括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產業扶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政策導向和優惠條件。
此外,銀行應建立健全信貸風險防控機制,提升數據治理、客戶評級和貸款風險定價能力,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更準確地評估民營企業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嚴格監控信貸資金流向,確保貸款用途符合約定,防止信貸資金被挪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