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6月2日訊(通訊員陳海波)在山東泰安新泰市天寶鎮,櫻桃種植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素有“江北鮮果第一枝”美譽,被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櫻桃第一鎮”。近年來,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櫻桃種植模式給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甜頭”,而在這光鮮的背后,是新泰農商銀行支農、惠農信貸資金政策的“縮影”,也是該行大力扶持特色農業產業的一個寫照。
入戶了解果農需求
農商搭臺,果農唱戲。年家峪村位于天寶鎮北部,由于長期以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過去是個有名的窮山溝。而今,密密麻麻的櫻桃園,寬闊平整的環山路,拔地而起的小洋樓,熙熙攘攘的外地客商,都昭示著一個遠近聞名的“中華櫻桃第一村”的誕生。“如果說櫻桃是咱的‘小康果’,那農商銀行就是帶領咱們致富奔小康的領路人啊!”年家峪的櫻桃種植大戶褚玉全說。年家峪自古就是櫻桃種植區,但長年以來一直保持散戶經營、挎籃叫賣的方式,很難形成規模,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和種植戶效益的提高。了解這一情況后,新泰農商銀行天寶支行意識到這是一個扶持果農和拓展業務的大好機會,馬上發動客戶經理上山下鄉,對櫻桃種植戶逐一開展上門調查,進行專項資信和信貸評定工作。經過嚴密的篩選,最終確定并批準了第一批十余戶共計兩百余萬元的貸款需求。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第一批獲得貸款的種植戶紛紛擴大了櫻桃種植范圍,引進了經濟價值更高的新品種,新擴建櫻桃大棚12個,第二年便實現了產量與產值的跨越式增收,200余萬貸款不到兩年就可以全部還上了。看到農商銀行貸款“大顯神威”,越來越多的櫻桃種植戶開始尋求通過貸款增加經濟效益的路子。該支行借助大力推廣“微時貸”、“惠農貸”、“農機貸”、“富農卡”等特色信貸產品的有利時機,不斷加大對該鎮櫻桃種植的信貸資金扶持。截至目前,該支行累計投放信貸資金3000多萬元,扶持農戶460余戶發展櫻桃等特色產業,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000多元。
信貸支持當地櫻桃產業發展
隨著櫻桃種植戶經營熱情的不斷高漲,該鎮櫻桃已告別當年小打小鬧、挎籃叫賣的時代,逐步邁進規模化種植、市場化經營的寬廣大道,村民們在農商銀行鋪就的致富路上正在加速前進。
果農喜獲豐收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