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浙江訊(記者王愛靜 通訊員何飛彥 何吟詠)當前,諸暨市全國文明城市迎檢復評已進入關鍵階段,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浙江諸暨農商銀行認真落實各項創建任務,通過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充分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全面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建設,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助力諸暨做好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先行試驗區”工作。
上下聯動,多元化營造創建氛圍。一方面做好員工的思想動員,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引起高度重視,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另一方面積極運用行內陣地開展各項宣傳活動,通過全行所有73個網點的LED屏、多媒體機、落地屏等宣傳載體播放公益廣告,并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風尚行為等宣傳海報,營造濃郁的創建氛圍。
見行見效,體系化提升服務質量。通過開展“服務提升季”活動,引領全行干部員工樹立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禮儀,規范員工言行舉止。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對照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對營業環境進行不斷改善,嚴格設置防疫一米線、分類垃圾桶、便民服務點,打造舒適的辦公環境。簡化業務流程,踐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已陸續實現工商、稅務、社保等9大類共57項柜面政務服務,真正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同時打通部分業務線上辦理渠道,增加智能柜員機、自助終端的布放,提高辦事效率。
思考探索,典型化打造特色品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主動發起建立5000萬文明實踐基金,依托金融、渠道、人才優勢,打造金融教育文明實踐基地、普惠金融文明實踐基地、諸商(鄉賢)文明實踐基地,使文明實踐價值可量化、可評估、可運用。成立“楓橋式”金融消保服務站,在服務站設立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業務政策公示咨詢、消費投訴一線處理等6大功能區域,創新金融糾紛調解方式,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提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質效。
凝心聚力,常態化踐行社會責任。諸暨農商銀行以黨建為中心,緊緊圍繞志愿服務工作重點,以支行為單位成立20支志愿服務隊伍。進村入戶開展普法活動、誠信宣傳,深入小區街道開展環境衛生治理服務,定期舉行交通勸導活動等。尤其在疫情期間,通過諸暨市慈善總會向諸暨市衛健局捐獻人民幣60萬元,設立“諸暨農商銀行·抗擊新型肺炎專項基金”,共發動近150名黨員參與信息排查、卡點24小時執勤、防疫知識宣傳等社會防疫工作。同時,為更好地支持公益事業,創新推出“時間銀行”積分管理辦法、“公益貸”等金融產品,真正“讓有德者有得”,不斷傳播社會正能量,為諸暨市創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