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山東訊(通訊員宋青華 鄭若祥)近年來,山東寧津農商銀行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圍繞農業、工業、畜牧業三大產業集群,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種養殖大戶等經營主體發展,為縣域經濟的繁榮穩定灑下了“金融甘霖”,“貸”動特色產業提速升級。
助力肉鴨養殖走上“致富路”
“再過幾天,2.85萬只櫻桃谷肉鴨即將出欄,多虧農商行資金支持,現在我對肉鴨養殖充滿了信心。”園區負責人陳且寧面對記者采訪激動地說道。在位于寧津縣保店鎮和信生態園內,14座現代化鴨棚里養著45萬只櫻桃谷肉鴨,訂單養殖定向銷售,銷路根本不用愁,年出欄量可達350多萬只,但就是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養殖項目,在建設初期因資金問題卻險些擱淺。原來,購買全自動飼料塔和建設高標準鴨棚造成預算超標,流動資金出現缺口,面對基礎建設和資金短缺雙重考驗,陳且寧眉頭緊鎖,該行信貸人員在了解企業發展瓶頸后,主動對接,根據“一企一策”的原則,及時為其辦理了300萬元的“魯擔惠農貸”,有了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如期完工,順利投產后便實現了養殖盈利。
該行客服人員對接肉鴨養殖負責人,問詢并詳細記錄信息
助力汽配產業駛上“高速路”
寧津縣旭光汽配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四臺三維激光切割機正在進行緊張作業,公司總經理李俊崗正在車間里查看企業生產狀況。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步伐被迫放緩,工人延遲復工成為制約企業復產的現實難題,受同行啟發,機械手進入李俊崗的視野,但受困于市場資金回收難題,購買機械手投產的愿望遲遲不能落實。該行信貸服務人員在“百行進萬企”營銷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與其對接,主動登門調查,整理辦貸資料,通過優化授信審批流程、縮短貸款審批時限等措施,僅用3天時間就為其辦理了210萬元的“小微企業主貸”,“得益于農商行信貸資金的大力支持,使我更新了生產設備,產量和質量在提高的同時,訂單量也在不斷增加。”李俊崗高興地說道。
該行客服人員在對接考察汽配產業
助力中草藥種植踏上“增收路”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農商行拉了我一把,當時如果沒有資金支持,也就沒有種植合作社今天的成績,借助中草藥種植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寧津縣長官鎮禾潤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肖建柱如是說。創業之初,肖經理去河北省安國市考察中草藥市場,看準了丹參具有耐干旱、易管理、收益穩定的特點,回鄉后決定大干一場,思路有了,但是在實際的運營中遇到了重重險阻,首先支付完80畝土地租金后自有資金所剩無幾,緊接著需要支付丹參種苗花費,這讓本不寬松的資金流變的更加緊張,肖經理愁眉一時難以舒展。該行信貸人員從該村支部書記那里了解到情況后,第一時間與肖經理取得聯系,根據合作社實際入股狀況結合借款人信用狀況,綜合確定了30萬元的授信額度,肖經理充分利用這筆資金,將其投入到丹參種植與后期管理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年便實現種植盈利,現在長官鎮的丹參種植面積從原來的80畝,發展到今天的3200畝,許多農戶自愿加入到合作社參與到中草藥種植隊伍中,形成了“育苗-種植-采摘-回收-包裝”的產業鏈循環發展模式,農戶種植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好幾倍。
該行客服人員考察丹參種苗,對接禾潤種植合作社負責人
以上案例是寧津農商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種養殖大戶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行先后開展“百行進萬企”“助企輔導”“首貸培植”等活動,根據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創新推出等10余款特色信貸產品,為農戶增收、企業增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力,截至目前,該行各項貸款余額54.68億元,較年初增長8.21億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