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通訊員李瀟)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韌性所在、潛力所在。今年以來,長沙農商銀行在湖南省農信聯社的領導下,打出“加減乘除”紓困組合拳,助力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恢復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
“加法”:真金白銀輸血
作為本土銀行,長沙農商銀行堅持只做“輸血器”,不做“抽水機”。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予以展期或續貸,保障受困企業持續經營;針對在續貸、轉貸過程中的實際困難,該行通過無還本續貸及轉貸基金等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無縫銜接”。
截至3月末,長沙農商銀行累計發放各項貸款254.6億元,實現各項貸款凈增87.15億元;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46.8億元,實現普惠小微貸款凈增15.81億元。
新一輪疫情中,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服務業再次陷入寒冬,3月28日,《湖南省促進服務業領域部分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正式發布,長沙農商銀行積極響應,“真金白銀”支持餐飲、零售等困難行業,守護星城的“人間煙火”。
湖南某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是長沙農商銀行城中支行存量貸款客戶,公司共經營了200余家專柜、150余家超市貨架及數百家化妝品專賣店。疫情期間,實體賣場受到嚴重沖擊,公司資金一度十分緊張。了解情況后,長沙農商銀行城中支行迅速組織授信團隊為公司量身定制信貸產品,增加授信400萬元,解決了客戶的燃眉之急。
今年一季度,該行新發放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貸款53.37億元,惠及企業6883戶;實施階段性延期償還的貸款本金576戶,金額21.5億元,支持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
“減法”:千方百計減負
“長沙農商銀行的貼息貸款,不僅降低了我們的融資成本,也為后續發展提供了原動力。”湖南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該公司受疫情沖擊,項目訂單回款困難,經營周轉出現困難。長沙農商銀行岳麓支行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企業融資需求,結合企業高新技術發展特點和貼息貸款準入要求,成功受理企業在長沙市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上提交的貼息貸款申請,為其發放1年期貼息貸款80萬元。
今年1月,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長沙市發改委出臺《關于給予疫情期間受困企業貸款貼息支持的工作方案》。作為三家合作銀行之一,長沙農商銀行率先落實,積極對接疫情期間受困小微企業。一季度累計支持受困小微企業30余戶,發放貼息貸款金額7000余萬元,貼息貸款利率最高僅4.2%。
此外,長沙農商銀行還充分運用人民銀行支小再貸款、國開行轉貸款等政策,針對涉農客戶和小微企業,通過主動調減貸款利率、提高收單商戶免費收款額度及開展賬戶減費讓利,為企業“減負”,助力企業輕裝上陣。今年以來,該行先后對192戶貸款利率進行下調,直接減少貸款利息8000余萬元。
“乘法”:金融服務提質
企業貸款難,往往難在無抵押、無擔保、無信用風險分擔機制。長沙農商銀行著力推動政、銀、擔等多方合作,推出了多款信用貸款產品,放大金融服務“乘數效應”,合力削平融資“高山”。
該行與省科技廳合作推出科技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依據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評價指標體系,結合銀行自身貸款評價指標體系形成授信結果,向科技型企業發放為期一年(含)以內的信用貸款。去年該行累計發放此類貸款23戶、總額5630萬元,排全省第一,被評為“湖南省科技信貸優秀服務機構”。
圖為長沙農商銀行與湖南省融資擔保集團簽訂“銀擔普惠信用貸”合作協議
近日,該行又成功與湖南省融資擔保集團簽訂“銀擔普惠信用貸”合作協議,成為首批三家合作銀行之一。而“銀擔普惠信用貸”具有免擔保、免抵押、純信用、優惠利率等特點,無需客戶提供抵質押,進一步推動了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投放。
此外,長沙農商銀行還依托政府、園區設立的風險補償基金,針對園區的優質企業推出風補貸產品。針對小微企業的納稅記錄、銀行賬戶流水記錄等,推出了稅易貸、流水貸等信用貸款產品,有力地破解了小微及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除法”:多措并舉除冗
對疫情期間受困的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何讓資金更及時潤澤企業?是長沙農商銀行黨委一直念茲在茲的問題。
長沙農商銀行充分發揮“短、頻、快”的機制優勢,在授信流程優化上下工夫,實施差別化授權管理,縮短信貸審批鏈條。同時,推行“線上+線下”服務模式,“線上”貸款實現當日申請、當日審批,加快辦結速度;“線下”普惠貸款辦貸時間控制在3個工作日內,提高辦貸效率。
對急需資金的企業客戶,該行開辟了防疫綠色通道服務,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安排專人客戶經理,實現全流程跟蹤服務,提升審批效率,減少客戶資金周期,保障企業資金需求的快速響應、實時響應、“一響就應”。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