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廣西訊(通訊員黃萬炬 何思蓉)近年來,陸川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初心使命,扛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使命擔當,發展普惠金融,貸款業務實現穩步增長。
截至4月30日,該行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00.2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占全縣市場份額的45.98%;貸款戶數超3萬戶,涉農貸款余額76.76億元,承擔了全縣60.55%的涉農貸款,53.27%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
這些數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陸川農商銀行服務縣域實體的金融擔當,是踐行普惠的奮斗探索,是孜孜不倦的溫情服務。
“真金白銀”潤澤小微實體
幾十年如一日,陸川農商銀行始終堅守“支農支小支微”的經營定位,專注職責主業,不斷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近三年來,該行新增貸款達26.54億元,截至4月末,累計發放“桂惠貸”10.03億元,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注入金融動力。
為落實“六保”“六穩”,陸川農商銀行專設信貸資金,為企業疏憂解困,推出“復寶貸”“復工貸”“企稅貸”“金豬貸”“商攤貸”等抗疫專項產品,開展復工復產專項大走訪活動,及時對接市場主體信貸需求;積極推廣專項再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等支持政策。已發放疫情專項再貸款8500萬元,支小再貸款2000萬元、支農再貸款4000萬元;靈活運用兩項政策工具,辦理延展期3.47億元,在累計已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中占比達71.27%;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8200萬元,在累計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中占比達35.67%。開展園區小微普惠、市場小微普惠、產業小微普惠和個體小微普惠行動,已支持入園企業87家,發放貸款2.8億元。
“共建共享”惠及群眾生活
陸川農商銀行通過廣泛開展“銀政”“銀企”黨建聯建,探索普惠新路,以“共建共享”惠及群眾生活。
目前,陸川農商銀行17個支行與村居黨支部實現黨建互聯互建,聯合開展服務群眾和黨建活動55次。已組織黨員先鋒隊開展義務植樹、金融宣講、向防疫中心捐贈物資等為民辦實事活動60場。
截至4月末,該行累計轄內評級授信戶數7472戶,授信金額達2.9億元,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該行大力推廣手機銀行、網上銀行、POS機等金融工具,建設農村金融自助服務便民點155個,布放ATM、自助發卡機等自助設備78臺,全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了“農村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有效改善了鄉村支付服務環境。
“金融活水”賦能鄉村振興
聚焦主責主業,積極推動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陸川農商銀行向全轄區164個村居黨支部派駐“金融駐村干部”,共同做好整村授信、支持特色產業等重點工作,以“金融活水”賦能鄉村振興。發放了全縣100%的扶貧小額貸款。2016年以來,陸川農商銀行累計發放脫貧小額貸款13261戶,金額58882.44萬元。截至4月末,脫貧小額貸款為5607戶,余額為26932.92萬元,其中2022年新發放脫貧小額貸款60戶,金額300萬元。
陸川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復寶貸”“個體工商戶”“商攤貸”等信貸產品,滿足服務“三農”金融需求。如創新“復寶貸”信貸產品,生豬活體抵押貸款走在全區前列,累計發放“復寶貸”54筆金額1.09億元,促生豬穩產保供,進一步落實“六保六穩”。
該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4月末,累放鄉村振興電商貸、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等貸款品種共4.22億元,不斷滿足各類市場主體融資需求。
同時,該行積極推廣創業擔保貸款等,助力大學生、新陸川人等各類群體在陸川創業,實現鄉村振興發展;信貸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不斷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此外,該行還為全縣347個村集體和鄉鎮集體企業發放貸款1.2億元,其中支持集體經濟薄弱村19個、金額4250萬元。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