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通訊員周文琪)六月的幾場大雨過后,走進湖南省漣源市渡頭塘鎮印溪村,放眼望去數棟樓房里,一排排菌包整齊地布滿整個二樓的房間,一陣陣真菌的清香撲面而來,一朵朵香菇從菌包里冒出,撐起了一片片“致富傘”。
近年來,渡頭塘鎮秉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真菌菇產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實現促農增效重要支柱產業。四年前,時任印溪村秘書的李大哥,面對家鄉貧困落后的局面,他腦袋里蹦出個大膽的想法,“要致富必須突破傳統發展方式,走高效經濟路子”。于是聯合幾個朋友集資了2萬元引種香菇,一年后不僅收回成本,還凈賺了4萬元。初嘗甜頭后,不少村民紛紛發展香菇,于是開始成立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了統一種植基地,統一菌包生產,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價格收購。目前解決了40多位村民就業,帶動20戶人家以家庭為單位種植真菌菇。
盡管合作社產業發展最初有了起色,但因流動資金不足種植規模一直上不去。漣源農商銀行渡頭塘支行在“敲門抗疫、普惠走訪”活動中得知合作社的融資需求之后,主動上門對接,對合作社的合作方式、生產流程、產品銷售、融資情況、發展前景進行深入了解后,并根據實際走訪調研情況,現場為李大哥評級授信,經測算當即給與了15萬元的信貸授信額度,這場及時雨大大緩解了合作社流動資金緊張的難題,為真菌菇闖出一條企業擴產增效,農戶增收脫貧的金產業之路,讓小微企業在鄉村振興中得到了實惠。據了解,合作社在注入漣源農商銀行的“金融活水”后,企業運轉也越來越順暢,從最初的養殖如今發展成加工香菇面條、香菇醬油、香菇醬,不僅延長了真菌菇產業鏈,還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年產量從2千包迅速增漲至4萬包,產品順利銷往婁底、漣源、邵陽等各大批發市場。同時加強了與電商企業合作,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助力農產品“出山”。
小小真菌菇撐開的“致富傘”,不僅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壯大了實體集體經濟,并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使更多群眾搭乘上“致富列車”,也為真菌菇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