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王松 通訊員銀星星 李曉孟)“讓庫存變現金,讓白銀變‘真金’,在危難之際,新密農商銀行用超常規思路、最有力舉措和最快速行動,為我們正常經營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當900萬元貸款成功發放后,李杰石感慨而激動地說。
李杰石是河南夢祥純銀制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經營的公司創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純銀首飾、工藝品設計、加工、倉儲運輸、營銷及純銀文化傳承于一體的地方企業,歷經近30年的拼搏進取,該公司逐漸成為銀制品珠寶行業的引領者。然而受疫情、經濟形勢等影響,今年,夢祥銀公司的銀制品銷售也受到了沖擊,加之成品庫存壓占資金,導致該企業一度陷入流動資金不足的困境。
為了維持正常經營運轉,夢祥銀向新密農商銀行來集支行提出了貸款申請。當該支行負責人接收到申請后,當天立即組織客戶經理、審批人員驅車前往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初步調查后,綜合考慮該企業的資產、負債、銷售等情況,新密農商銀行計劃為企業投放不低于300萬元的信用貸款。但在與企業交談中,卻了解到300萬元根本滿足不了企業的資金缺口。考慮到企業存量負債狀況,如果再投放更多貸款就需要通過抵押或擔保方式進行,當企業負責人了解到這一信息時,卻發了愁,符合資質的抵押和擔保一時難找,可正常運轉對資金的需求卻刻不容緩。
企業愁,新密農商銀行信貸條線也愁,究竟如何更好地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已然成為一塊心病。在多方了解、多次討論后,雙方共同想到了一條破局之道:夢祥銀公司庫存的“銀制品”就是貨真價實的資產,何不用它們來做質押貸款?思路確定后,卻面臨新的難題:庫存銀制品并不是塵封不動,該企業還要根據訂貨訂單,隨時調貨、配貨。如何保證押品絕對安全又不影響企業的正常銷售?
困難澆不滅新密農商銀行為企業服務的一腔熱忱,支行行長和客戶經理齊上陣,加班加點研判信貸案例,緊密聯系溝通企業,經過幾輪緊鑼密鼓的協商談判后,雙方敲定了合作方案:約定由第三方監管公司派駐人員對企業的庫存銀制品進行現場監管,記錄每天產品出入庫情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檢,以確保質押品足值安全。這種監管模式的運行,在確保該行質押權利實現的前提下,不會對企業的銷售產生任何影響,可以說真正實現了“無感質押”,切實把企業的“固定資產”變為了“流動資金”。
貸款方案確定后,該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整理信貸手續,資料收集、業務調查、三方公司監管協議簽訂、貸款審批等流程在2個工作日內全部完成。雖然此次“庫存銀制品質押貸款”是新密農商銀行在動產質押業務方面的首次嘗試,但投放效率卻一點也不低。為了進一步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該支行又在貸款產品定價上充分讓利,初步推算,調低后利率一年可為企業節省近10萬元的利息支出。
作為地方金融機構一員,新密農商銀行始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大局,除了此筆“庫存銀制品質押貸款”外,該行還開展了機器設備、應收賬款、收費權等多類動產質押業務創新,真正為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未來,新密農商銀行將持續開啟創新服務模式,用新思路、新方法為企業“貸”來新動力,真正把真金白銀送到小微企業賬戶上,把新服務送到企業主的心坎上。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