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王松 通訊員李鎮 黨玉印)今年以來,河南淅川農商銀行圍繞縣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將信貸投放與“三面紅旗”爭創深度融合,依托全域黨建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農商行的資金優勢、貼近群眾的服務優勢相結合,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教育活動,確立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員工”三條主線,聚焦縣域實體經濟發展堵點和難點問題,研究制訂可落地、可操作的解決舉措,把信貸支持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開展減費讓利、優化服務、資金支持等一系列惠企利企舉措,提振了縣域居民的發展信心。
截至2022年7月底,全行各項貸款125.26億元,較上年底凈增3.69億元,新增及存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7.79%和63.69%;各項存款183.49億元,較上年底凈增17.39億元,新增及存量市場份額分別為46.79%和51.08%。
打造支農支小的陽光銀行
做實陽光信貸。該行在全轄建設運行31個陽光信貸大廳,設立各類公示牌216個,陽光辦貸窗口31個,布放金融服務點111個、惠農支付服務點208個,構成“鄉鎮有網點,村組有服務點”的服務格局,實現了信貸全流程陽光操作、縣鄉村金融服務全覆蓋。
加大信貸投放。截至2022年7月底,全行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9.42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的81.46%,為全縣工業經濟健康發展注入了農商力量,切實發揮了縣域經濟金融主力軍作用。
助力支農支小。該行大力投放小額農戶貸款,截至2022年7月底,全行涉農貸款余額96.96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的76.45%;其中,農戶貸款余額31.18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的82%,普惠金融的底色和成效更加明顯。截至2022年7月底,全行累計發放各類扶貧貸款6.84億元,累計支持、帶動5.19萬戶19.41萬人實現增收,占三家主責任銀行投放總額的99.79%,政治任務、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扛的更穩更牢。
激活力,護生態,打造水清天藍的綠色銀行
激活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支柱產業。該行通過向淅川雙龍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投放信貸資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努力實現“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三產融合發展的目標。
支持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該行通過向淅川縣福森中藥材種植開發有限公司等生態農業注入信貸資金,實現了中草藥種植基地發展面積3.8萬畝、茶葉3.9萬畝、竹柳2萬畝、湖桑4.5萬畝、核桃3.5萬畝、軟籽石榴6500畝、玫瑰5000畝、蘆筍5000畝;通過向河南丹江大觀苑旅游有限公司、南陽丹江國際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等旅游產業發放貸款6000余萬元,有力地支持了淅川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支持南水北調渠首水源地保護。立足水庫水質安全,大力支持生態產業發展,僅通過向仁和康源軟籽石榴等綠色產業投放貸款29940萬元,就帶動周邊村組近7000人就業增收,帶動1500余人脫貧致富。
打造方便群眾的普惠銀行
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該行投入南陽市第一家流動銀行服務車,設立普惠金融服務站3個、自助銀行95臺、農民金融自助服務點123個、安裝超級柜臺5臺、銀鐵通機具4臺。做好縣二高“校園一卡通”業務,上線運行丹江大觀苑智慧景區系統、公交一卡通、縣醫院和公療醫院的“銀醫通”業務。運營全市金融機構首輛流動銀行車,已出車200余次,足跡遍布全縣各鄉鎮偏遠鄉村,現場辦理扶貧貸款1500多戶、磁條卡換IC卡15萬張。
積極推動機具改造升級。通過在惠農支付機具上加載“小額人民幣服務、協助征集農戶信用信息、配合做好貸款風險提示和還款提醒、金融消費者保護、辦理電商服務”等功能,解決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
普惠金融宣傳助“智”。該行成立金融知識普及志愿服務隊,大力宣傳推廣“普惠金融一網通”移動金融服務平臺,有效提高了轄內群眾金融知識水平。
建立“智慧銀行”提高社區金融服務智能化水平。該行為提供全方位的普惠金融服務,淅川縣已建成2個智慧銀行體驗中心(社區金融服務站)。該中心是“自助+咨詢”式的便民社區服務點,服務站安裝有自助設備、身高體重秤、超級柜臺、智能營銷桌、智能快遞柜、自助售貨機等多種現代化自助設備,主要依托周邊的社區、商鋪,為所有的客戶群體提供全方位的社區銀行服務。
“流動銀行車”普惠城鄉人民群眾金融需求。該行為偏遠鄉鎮、社區、廠礦企業、集貿市場的群眾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上門金融服務。流動銀行服務車配備了完善的安全防護設施和網絡通訊設備,能夠靈活、獨立地完成各項金融業務。
打造利農富民的責任銀行
淅川農商銀行作為縣域內承擔金融精準扶貧的主責任銀行,對照后評估要求,全力做好政策的延續,扎實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推動人力、資源、資金向重點脫貧人員聚集,落實“三個不摘”政策,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該行堅持大額小額一起抓、企業農戶一起幫的經營思維,圍繞九大服務領域,以軟籽石榴、薄殼核桃、杏李等為優勢產業和金銀花、柑橘、湖桑等傳統產業為抓手,持續精準放貸,重點支持了福森、仁和康源、扶貧工廠等扶貧骨干龍頭企業的發展。
截至7月底,全行投放各類扶貧貸款6.84億元,穩步提升縣域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逐步實現普惠金融服務對農村鄉鎮、農村產業、農村家庭的三個百分之百覆蓋,以更好發揮普惠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作用,實現脫貧不返貧、脫貧能致富,使普惠金融澤惠渠首大地。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