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云南訊(通訊員郭群 吳彥君)“信用社的同志到我們家中送便利來了,以前貸款要來回跑兩三趟,現在只需要去一趟就行了,簽一個字可以管三年,不使用不收利息,這對于我們來說太方便了。”剛辦理完20萬元授信的老姚激動地說道。
老姚是永善縣萬和村上坪一社村民,平時主要從事花椒收購、加工及出售。剛開始在農信社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時,他還心存疑慮。
“姚大哥,現在我們推出的鄉村振興卡綁卡活動,綁卡一次可管三年,綁卡后每戶農戶都有一筆備用金,閑時辦來急時用,臨時差錢時不用再欠人情,直接可在柜臺上或手機上放款,不使用不產生任何費用,用多少算多少利息,用多長時間算多長時間利息,現在辦理還實行利率優惠,對于你們做生意的正實用。”
聽完介紹,老姚明顯來了興趣,接連問了幾個問題,通過工作人員的耐心解答,已經認可了綁卡活動。工作人員電話連線姚大哥的子女,詳細介紹優惠政策,進一步打消了他的顧慮,現場收集資料后及時進行反饋,第二天便為老姚辦理了授信綁卡。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穩住經濟大盤和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各項工作措施,助力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永善縣聯社以“一學三進三送”活動為載體,從全縣網點抽調40余人組成黨員先鋒隊,以蓮峰鎮為試點鄉鎮,全力推進“整村授信”工作。
在推進“整村授信”工作中,永善縣聯社本著用心用情服務“三農”的理念,逐村逐戶上門宣講金融政策,建立經濟檔案并進行評級授信,為農戶設定“備用金”額度,以“用信靈活,使用方便”的形式,降低農戶資金使用成本,真正做到“引入金融活水、灌溉產業良田、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永善縣聯社以黨建為引領開展整村授信。
黨建引領提升動力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該聯社成立了蓮峰鎮整村授信臨時黨支部,以“黨建+整村授信”為引領,以服務地方經濟和踐行“三水精神”為導向,加強同蓮峰鎮機關黨支部和各村黨支部的對接聯系,取得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形成“黨建金融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工作格局。
從全縣7個支部抽調人員組成6個黨員先鋒隊和18個工作小組進村入戶,面對面講政策,手把手教操作,心貼心解疑惑,采集農戶基礎信息并建立經濟檔案,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農信溫暖”與“農信關懷”,以優惠的利率政策和便捷的授信服務穩住“固定客戶”,打動“觀望客戶”,挽回“丟失客戶”,盤活“不動戶”。
有序組織穩步推進
該聯社多措并舉,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高度重視、組織保障。為推動工作有序開展,聯社黨委高度重視,在人員抽調、后勤保障、試點選擇、專項考核等方面充分醞釀,出臺專項方案,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加強對接,取得支持。本次工作取得縣人行、蓮峰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召開工作啟動會,強調了工作的重要性,各村民小組長帶隊入戶,提升了工作的便利性。
三是合理分工,及時總結。工作組分為內勤組和外勤組兩個大組,外勤組主要負責信息采集、資料填寫等工作,內勤組主要負責信息錄入、協助放款等工作,形成分工合作的良好模式。結合工作實際及時召開分析總結會,集思廣益,調整工作方向,改進工作方法,推動工作開展。
風雨同舟魚水共情
授信工作如火如荼,恰逢天氣的轉變,氣溫驟然下降,連續的降雨給授信工作增加了難度,但這一大難題并沒有擊垮大家的信心和決心。買雨衣、購水鞋、準備感冒藥……工作人員迎著冷風撐著雨傘挨家挨戶去到農戶家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早晨一頭露水、下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腳泥水”的農信“三水精神”。
當前“整村授信”工作正有序推進,該聯社現已完成9個村125個村民小組的入戶遍訪工作,走訪農戶數4268戶,入戶走訪率96.42%,預授信2233戶,已辦理貸款授信66筆,授信金額594萬元。近期,該聯社將組建工作隊繼續扎實做好整村授信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永善縣聯社將繼續緊緊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下沉服務重心,緊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集中優勢資源,將“整村授信”工作走深走實,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拓寬支農支小服務領域,譜寫出永善農信服務群眾,服務地方經濟的嶄新篇章。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