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記者陳衍水 通訊員謝亞暉)為深入助力鄉村振興,破解農戶融資難題,打通金融支農“最后一公里”。近年來,福安聯社持續主動融入農村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創新五福系列產品,推出“福茶·契約貸”“福農·大棚設施貸”“福村貸”“福居貸”等服務鄉村振興系列信貸新產品,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圖為福安聯社金融助理到茶山向茶農介紹“福茶貸”產品
創新融資服務,積極助力茶業產業發展
去年,福安聯社根據省聯社“五福”系列產品并結合福安市茶產業實際情況,福安聯社創新推出“福茶貸”。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福茶貸”1.07億元,其中包括茶企對公貸款31筆、金額近2000萬元,茶產業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貸款320筆、金額近4400萬元,茶農貸款1236筆、金額近4400萬元,有效解決社口鎮的資金需求,為茶企茶農插上金融翅膀。
為了進一步推進福安當地坦洋工夫茶產業鏈利農惠農政策,加快農戶茶園改造,解決農戶資金需求,今年福安聯社再次推出“福茶·契約貸”,以民間契約方式界定茶園范圍并簽訂抵押承諾書,有效阻隔了茶農之間互保的風險,真正解決農民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截至2022年10月末,福安聯社共發放“福茶•契約貸”651戶,貸款金額4926.6萬元,盤活茶園3597畝、廠房面積1300平方米。
創新普惠產品,持續盤活農村生產要素
繼服務茶產業推出“福茶·契約貸”后,今年4月福安聯社又在轄內首創推出“福農·大棚設施貸”,服務福安特色產業——葡萄產業的發展。推廣當日,為從農業農村局獲得大棚登記證的兩位松羅鄉的葡萄種植戶分別發放“大棚設施貸”共20萬元,支持發展壯大葡萄生產。
目前福安市種植葡萄面積達7.5萬畝,總產量近10萬噸,全產業鏈值25億元,全市共有19個鄉鎮139個行政村3.3萬農戶種植葡萄,有13萬多人的經濟收入與葡萄產業密切相關。為進一步助推葡萄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福安聯社主動作為,融合當地農村生產要素,創新推出又一款融資產品“福農·大棚設施貸”。該產品服務于農村農戶因生產經營、創業等需要,以自有或第三人(限于家庭成員或直系親屬)的大棚設施權益作為受托資產,在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上確權登記,而向其發放的生產經營性貸款。該金融產品的推廣,也將為轄內葡萄種植戶及大棚設施權益的所有者提供金融支持。截至目前,福安聯社已發放“福農·大棚設施貸”96戶、金額828萬元,不斷為葡萄種植戶的發展生產提供融資便利。
深化銀政合作,推廣生產要素流轉平臺
為提升農村生產要素流轉的便捷性,今年以來福安聯社積極對接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服務中心,動員有融資需求的農戶登入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進行注冊認證、提交融資申請。
今年,茶葉種植戶鐘細生在線上全程操作不到10分鐘,便獲得了社口信用社3萬元的“福茶·契約貸”,加上自己的手頭積蓄,購買了4萬棵“金牡丹”茶苗,將茶園面積由去年的4畝擴種到了10畝。在辦理完該筆貸款后,茶葉種植戶鐘細生激動地說道:“沒想到通過手機就可以完成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的操作,當天貸款就打過來了。這種方式非常好,以前申請貸款的渠道很單一,現在申請貸款的方式又快又靈活,有更多的錢來發展,也更有信心了。”
截至目前,福安聯社已通過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平臺發放貸款4982筆、金額3.54億元。通過該平臺,福安聯社可以幫助更多的農戶,為他們提供以農業設施、茶園、果園、宅基地等農村生產要素為依據的融資渠道,讓廣大農村“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