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走進山西蒲縣白家莊村村民常秀生家的院子里,“哞哞”的牛叫聲此起彼伏,牛棚里30余頭牛正悠閑地咀嚼著草料,一旁的常秀生正忙著往石槽內添料加水。
常秀生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今年我增加了養牛數量,但購買飼料時資金就有點不夠用了,農商銀行給我授信30萬元,牛的口糧就不愁啦。”看著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牛,常秀生露出開心的笑容。
提起蒲縣農商銀行金融服務,村民李建軍也是連連稱贊。他多年從事種植業,今年在種植過程中遇到資金周轉困難,恰逢蒲縣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入戶宣傳,了解他的情況后,經過資料審核,很快為他授信10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蒲縣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多年來,該行依托“整村授信”工作,與村委對接,走村串戶,積極走訪,針對白家莊村產業特色,積極扶持能人大戶,幫助村民增強發展底氣、擴大發展規模。截至目前,該行在白家莊村發放個人貸款114戶、余額647.28萬元。
蒲縣農商銀行在支持村民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支持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方式。
今年是白家莊村500余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第一年試種,在得到蒲縣農商銀行及時提供63.84萬元資金支持后,此項目得以順利落地。
白家莊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安紅平向記者介紹,白家莊村有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428人,核桃、蘋果是主導產業,但由于品種落后、樹齡老化、管理不善,村民收益和村集體收入較少,在多方調查研究后,該村決定實施“百畝果園百頭牛”項目。在農商銀行信貸資金支持下,“秦脆”蘋果園和育肥牛場目前發展勢頭良好,牛糞、豬糞等作為肥料提供給果園、玉米地,玉米秸稈又可以加工成飼料送到養牛場,初步實現種養循環,白家莊村村集體和群眾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
支持白家莊村村民和村集體發展經濟,是蒲縣農商銀行賦能“村”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該行堅持把服務“三農”與小微企業作為第一主業,深入開展整村授信,加大產品宣傳力度。通過村委干部協助、村委工作群傳導、主動上門了解、建立回訪制度等業務模式,深挖“三農”及小微客戶信貸需求,全面梳理信貸產品,組建“三農”、小微專營機構,努力實現“放貸一鍵申請、授信一步到位、辦貸一次不跑、風險一鍵排查”。
同時,該行著力做實“精準信貸”工作,堅持把信貸投放與信貸轉型緊密結合,精準投放10萬元以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50萬元以下個人消費貸款、100萬元以下商戶創業貸款、單戶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并通過與社區物業、鄉鎮政府及村兩委對接,建立常態化、多渠道、廣覆蓋的金融宣傳體系。
此外,為做好營銷工作,讓信貸產品覆蓋更多鄉村,該行切實加強“全員營銷”部署,按周召開匯報會,充分調動各崗位人員營銷積極性,利用好“8小時”外的碎片時間,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對現有信貸產品亮點進行宣傳,采取“走出去”的營銷模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