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4月28日,北京農商銀行發布2024年度報告。2024年,北京農商銀行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唯一獲評“北京老字號”的金融機構,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大局中擔使命、展作為,以實干實績交出高質量發展合格答卷。
截至2024年末,北京農商銀行資產規模達1.2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1%;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0.63億元、凈利潤79.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09%、0.71%;不良貸款率0.96%,較年初下降0.1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4.93%,較年初提高0.89個百分點。
做強做優涉農金融
作為首都金融支農主力軍,北京農商銀行根系“三農”本源,始終堅守支農初心,立足北京“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的發展方略,持續加大鄉村振興領域貸款投放,連續多年在北京中資銀行信貸政策導向評估中獲評鄉村振興領域最高等級。
截至2024年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9.96個百分點,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較年初增長26.2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全年累計投放鄉村振興領域貸款570億元,農擔合作業務累計投放規模和增幅位居同業第一。
依托多年在農村市場的經驗積累和產品積淀,北京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保供e貸”“濃蜜貸”“農保快貸”等產品,優化“新民居”貸款助力鄉村住房升級,打響“鳳凰助飛”招牌,打造6大類29款涉農特色融資產品體系,累計為各類新農村建設項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億元。在全市落成17家“濃情驛站”鄉村金融綜合體,成為扎根農村沃土、融入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
做實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北京農商銀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活水滴灌實體經濟,聚焦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加大金融供給,運用新的方法論做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構建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方面,北京農商銀行構建以“專精特新信用貸”為核心的專屬綜合產品服務矩陣,滿足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650.37億元,同比增長13.56%;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1580戶,同比增長35.62%。該行連續四年榮獲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科創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最高等級。
在厘清綠色金融發展脈絡方面,北京農商銀行構建“綠色+科技”“綠色+制造業”“綠色+農業”等多元服務模式,為16個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提供授信超百億元。報告期末,該行“綠色+制造業”貸款余額37億元,“綠色+科技”貸款余額69億元,“綠色+建筑”貸款余額176億元,綠色債券持有量超90億元,推動“綠色+科技”債券發行落地。
在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機制方面,北京農商銀行搭建普惠金融前中后臺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打造“鳳凰e貸”線上產品體系,推進拓客渠道由單一獲客向平臺化、生態化獲客發展。報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89億元,同比增長32.82%;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12646戶,同比增長44%。
在拓展養老金融發展模式方面,北京農商銀行搭建“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金融生態、養老產業金融”三位一體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助力銀發經濟。創新“宜居貸”解決居家適老化改造資金需求。煥新“金色時光”品牌,精心打造“磁力彩虹計劃”,全面擴大養老助殘卡消費場景。報告期內,養老助殘卡三方快捷支付累計筆數5876萬筆,累計消費金額4.03億元。
在打造數字金融動力引擎方面,北京農商銀行深入推進數字金融戰略,構建產業數字金融服務生態,探索數據資產質押融資等創新業務模式,大力推廣“農商e信通”“農商e鏈通”“e商通”等線上貸款產品,創新推出線上擔保貸款產品“農商e保通”。
(編輯 汪世軍 上官夢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