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通訊員 胡斌
今年以來,江西泰和農商銀行堅決扛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以信貸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通過開展“支農支小”“整村授信”“支小支微”“普惠金融萬里行”等活動,精心打好金融服務組合拳,全力跑出信貸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截至3月末,該行各項貸款余額較年初凈增4.4億元,實體投放貸款凈增5.07億元,新增有效戶較年初凈增442戶。
搭平臺 架起銀企“連心橋”
泰和農商銀行深度融入地方政府牽頭的區縣工作專班,積極構建“政府+銀行+企業”三方聯動體系,主動參與“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行動,組織客戶經理深入園區、社區、鄉村,全面摸排小微企業經營狀況與融資需求,精準匹配銀企信息;做好客戶授信與融資儲備,緊密跟蹤全縣重點賬戶、項目和企業,成功發放“京東物流園”“求知高中”等重點項目建設貸款,并對“大北農”“半邊天藥業”等重點企業新增授信1400萬元。
該行積極配合泰和縣政府住建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建立健全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篩選與動態對接機制;聚焦合規經營、抵押物充足、資金鏈安全的房地產項目,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民生工程,量身定制融資方案;嚴格落實信貸資金封閉管理要求,加強與監管部門信息共享,確保資金專款專用,保障項目順利交付與金融安全,一季度新增一戶白名單房開貸182萬元。
強服務 唱響金融“好聲音”
泰和農商銀行充分利用后臺個人風險信息數據庫,精準篩選出擬提額客戶名單、擬挖轉客戶名單,并有針對性地制定全員營銷專項方案。詳細梳理“未用信客戶名單”“用信流失客戶名單”“年輕客群名單”“園區企業名單”等目標客戶臺賬,通過基礎客戶“再回訪”、結清客戶“再激活”、他行客戶“再挖轉”等方式,持續加大對接走訪力度,深度挖掘客戶資金需求,確保早投放、早見效。
同時,該行持續優化“個商易貸”“青創貸”等目標客群活躍度較高的信貸產品,并與泰和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合作推出“百福稻香貸”,采用“政府+公司+銀行+保險+農戶”模式,引入政府風險保障金和保險分擔機制,閉環管理投入和產出資金流向,為當地種糧產業戶信用融資開辟新渠道。
降成本 辦好讓利“暖心事”
泰和農商銀行持續優化貸款利率定價辦法,充分授予基層網點貸款利率議價權限,對財農信貸通、個體工商戶貸款、公職人員貸款等客戶主體,全面放開利率定價權限,減少利率因素對客戶貸款的影響;積極落實貸款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等助企紓困政策,制定并出臺續貸管理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貸款客戶在貸款到期日通過放款與還款無縫對接,實現借款人貸款資金在原貸款到期后繼續使用,切實解決企業續貸難、轉貸貴的難題。
優機制 鋪就辦貸“快車道”
泰和農商銀行針對符合產業政策、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通過優化流程、壓降中間環節,切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推動信貸資金“低成本、高效率”直達基層市場主體。
該行通過優化考核指標與方式,有力推動信貸投放,注重對積極作為的獎勵,僅在考核指標出現負增長時觸發處罰條款;積極鼓勵全員營銷,專門制定全員營銷考核方案,對于成功營銷挖轉他行客戶以及本行新增首貸客戶的員工,按照收息額度的一定比例直接獎勵給營銷人員,積極鼓勵機關部室和網點非客戶經理崗位人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進行拓展和轉挖客戶,為信貸投放凈增長提供有力補充。
(編輯 汪世軍)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