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李晨霞 何源
五月的祁山白水,山野盡染。黃綠交織的畫卷中,漫山遍野的金色花蕾迎風搖曳,那是被譽為“中國黃花菜之鄉”的湖南祁東縣最動人的風景線。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而金融活水則是澆灌特色產業茁壯成長的關鍵。面對大行下沉、競爭加劇的縣域金融新局,祁東農商銀行提升服務、精準滴灌,助力這朵“致富之花”絢爛綻放。
隨著金融“安心劑”持續注入,小小黃花“開”出億元大產業。如今,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近16.5萬畝,年產鮮黃花菜40萬噸、原干菜約4萬噸,年產值20億元左右,總產量、銷量占全國市場六成左右。在黃花菜“產、加、銷”產業鏈12家龍頭企業中,祁東農商銀行的資金支持占比超過90%。
祁東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到黃花菜基地了解企業資金使用情況 李晨霞/攝
打通信息壁壘服務半徑直達“神經末梢”
深耕“三農”“小微”、打通信息壁壘、精準觸達客戶,是祁東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競爭優勢所在。
該行堅持“三為主”,即貸款以“三農”為主,“三農”以農戶為主,農戶以小額為主,同時將縣域種養大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納入精細管理的“名錄地圖”。2024年,該行通過“生豬貸”“油茶貸”“黃花貸”“糧食貸”等特色產品精準澆灌特色產業,累計發放30億元涉農貸款。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突破39億元。
該行高擎信用體系之炬,構建人民銀行、發改部門、鄉鎮、農商行、村委“五方聯動”格局,促成“信息-信用-信貸”流暢傳導。2024年,該行新創建22個信用村,8489信用戶被點亮,6.7億元授信金額快速落地。
該行在偏遠村落布設ATM、POS機、助農取款點、“福祥e站”等,兌現“基礎服務不出村,綜合服務不出鎮”的承諾。2024年,該行在祁東轄內19所學校便捷代收學費,布設264家“福祥e站”,辦理業務35.7萬筆,金額近5000萬元。
聚焦產業興旺深耕細作“土特產”大文章
產業興則鄉村興。聚焦產業興旺、深耕“土特產”沃土是祁東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積極探索。
夏日的祁東,黃花菜被采摘后,便被送往加工車間。黃花菜種植農戶們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自家地里有收成,工廠打工有工資。小小黃花菜,綻放出金色的希望。”
祁東農商銀行信貸支持的黃花菜深加工企業湖南新發食品有限公司 李晨霞/攝
近年來,在提升黃花菜品質與價值上,非遺傳承人肖雙民是其中的先行者。他創立的花仙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結出選種、種植、加工等七道工序,把黃花菜傳統加工技藝進行標準化、工廠化、流程化,成為全縣第一個食品類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企業,并成功申報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當建設非遺工坊、完善廠房功能的藍圖展開后,面臨的400余萬元資金缺口讓他犯了難。在此關鍵時刻,祁東農商銀行的金融暖流及時抵達,不到一周貸款就順利發放。
肖雙民的故事,只是祁東農商銀行數十年如一日深耕本土產業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祁東農商銀行聚焦產業布局,緊密圍繞縣域“五個十萬”農業戰略,全面賦能“一鄉一品”特色農業體系建設。五年來,該行累計發放黃花菜特色產業貸款3.19億元。
該行聯動優化服務,深入推動黨建共創行動,制訂大走訪實施方案,率先啟動“七個一”示范工程建設,組建農區、園區、社區三支團隊,優化金融服務。
此外,該行還推行“整村授信”模式,對農戶、個體工商戶、合作社等涉農主體,努力做到“應貸盡貸、能貸快貸”,同時大力推動“金融+農旅”融合,打造龍興村、高龍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名片。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