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浙江訊(記者王愛靜 尹祝梨 金晗)為宣傳防范電信金融詐騙的相關知識,有效防范各類金融詐騙犯罪,提高客戶防騙、識騙、拒騙能力。浙江嵊州農商銀行攜手仙湖幼教集團為80多位教職工舉辦了主題為“防范打擊新型金融網絡詐騙”的金融大講堂,旨在提高教師群體的防詐騙意識,保護財產安全,進一步增加其規避風險的能力。
課上,該行專業講師通過視頻播放真實案例向教職工展示了詐騙犯罪人員慣用的詐騙手法、手段,以及如何謹防銀行卡陷阱、移動支付陷阱、信貸融資陷阱,并對高發的貸款類詐騙、刷單類詐騙、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冒充客服類詐騙、殺豬盤詐騙等五大“電詐”手段及防范策略做了詳細地講解,向教師群體介紹“三不一要”、“九個一律”等實用防騙錦囊,并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及時向學生及家長普及反詐騙知識,共同筑牢“金融詐騙防火墻”。
這樣的場景在該行已屢見不鮮。據了解,為全面推進“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該行積極動員轄內15個支行結合地域及產業特色,抓好宣傳主陣地、唱好講堂好聲音、建好全民金口袋。
抓好宣傳主陣地。向轄內各網點投放6000份金融知識宣傳折頁,抓好常規性營業網點陣地宣傳,同時,積極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在“嵊州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上推出“狡猾的‘短信嗅探’”“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2020金融網絡安全宣傳手冊”及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圖文信息,全面講解防范電信網絡新型犯罪、反洗錢、遠離非法集資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信息。充分利用智慧廳堂電子設備齊全的優勢,在立式廣告機上播放宣傳海報,加大廳堂營銷力度。
唱好講堂好聲音。全面開展金融大講堂“進農村、進鄉鎮、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商圈”,向金融消費者傳導個人征信、銀行卡安全、反洗錢、投資理財等常用知識,并針對9月開學季組織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播放關于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及“校園貸”危害的視頻,對當前新型詐騙手法和模式進行重點宣傳,幫助消費者提高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同時,聯合市公安局開展“打非聯盟公益宣傳”,編排快板《非法集資套路多,防范意識不能丟》,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效推進金融宣教。
建好全民金口袋。以讓廣大農戶享受均等、正規金融服務為初衷,深入推進農戶小額普惠貸款,將授信額度、貸款利率與信用村等級掛鉤,把農戶道德情況、黨員先鋒、志愿服務甚至是家庭衛生環境等因素轉化為金融財富,宣貫“好人有好貸”“信用換真金”等理念,有力推進鄉村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農村失信獎懲等做法,合力打擊農村逃廢債行為,凈化農村信用環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