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浙江訊(記者王愛靜 通訊員江宜軒 厲銀宇)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更是打贏這場戰役最后沖刺的關鍵階段。農發行浙江省分行將服務脫貧攻堅作為履行職能的根本要求,堅決貫徹消費扶貧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探索出了符合浙江特色的消費扶貧新模式,消費扶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1-8月,全系統分支機構及員工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達105萬元,動員企業幫助銷售扶貧農產品7250萬元。
克服疫情影響,全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消費扶貧是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面對市場供銷對接不暢和新冠肺炎疫情給貧困農戶帶來的損失,該行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結合扶貧進程,及時制定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夏季攻勢、扶貧日三個脫貧工作方案,著力開展“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活動,積極號召全行員工伸出援助之手,用實際行動幫助貧困群眾創收、增收,將員工的濃濃真情傳遞到貧困地區老百姓的心里。
截至8月末,系統食堂采購定點縣吉林大安大米實現全覆蓋,合計采購定點縣農產品40余萬元;系統內后勤和群團等部門積極參與湖北疫區農產品、云南元謀洋蔥、“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西藏等地總行定向消費行動,購買扶貧產品35萬元,此外,全系統工會、員工個人及其家庭踴躍使用“農發易購”平臺,購買農產品30余萬元。
組織產銷對接,解決農產品產銷脫節問題
消費扶貧是產業扶貧的“最后一公里”,隨著扶貧產業進入豐產期、盛產期,扶貧產品賣得出、賣得好、賣得快的壓力日漸增加。要想實現扶貧行動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就要拓寬扶貧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大銷售市場。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該行著眼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脫節問題,發揮政策性金融的職能作用,努力挖掘行內客戶的潛在資源,積極協調引導,為貧困戶與省內對口企業牽線,搭建農副產品供銷體系和合作平臺。
其中,引導浙江天子股份有限公司將原料采購重心轉移到馬關縣和南豐縣,連續兩年簽訂《幫扶協議書》,累計采購橙子100余萬元、800余噸,聯系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購買錦屏縣粽葉223萬元、140噸;動員支持客戶在屬地設立扶貧產品銷售窗口,如幫助馬關縣在浙江蘭溪蘭湖景區增設三七、蜂蜜等土特產展示及銷售窗口。
這些舉措不僅拓寬了供應鏈和農產品銷售渠道,還進一步調動了貧困縣農戶發展農副產業、勤勞致富的積極性,為戰役戰貧貢獻了農業政策性銀行的一份力量。
打造特色品牌,建立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是穩住產業、抓好消費扶貧的重要舉措。該行充分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以打造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品牌為著力點,促進扶貧產業有效對接大市場,有力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在該行橋梁紐帶的作用下,浙江鐵楓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錦屏縣建立了國內最大的鐵皮石斛林下近野生種植基地,并在今年與錦屏縣政府聯合承辦了“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推進大會暨首屆貴州錦屏縣石斛花節”,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助力“黔斛出山”,真正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成功打造了“錦屏鐵皮石斛”區域特色品牌。
此外,該行還引導浙江海派藥業、天和食品等優勢企業赴浙江對口支援省份四川建立種植基地及采購網絡,助力打造阿壩川貝母、廣元黑木耳等區域特色品牌。
消費扶貧,攜企同行。農發行浙江省分行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政策性銀行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擔當。在接下來的階段,該行將會繼續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提出的“努力成為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新期望新要求,為產品拓寬銷路,為市場提供服務,為農戶增加收入,攻克剩余貧困堡壘。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