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田耿文 黃力輝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中第16條提出,“推進現代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產業發展重在特色。發展產業尤其是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成為不少地方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全國人大代表鞠秀芹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鑫淼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作為農民致富帶頭人,她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種植黑木耳、創立食用菌栽培園區,不斷做大做強食用菌特色產業,將小小的木耳、蘑菇做成了大大的創業創新致富項目,并帶領周圍群眾拔掉了“窮根”,實現了增收致富。
全國人大代表鞠秀芹在兩會現場
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鞠秀芹積極探索集約化種植模式,采用統一制菌分散管理的原則,統一品種、技術、包裝、銷售,要求以質取勝;通過建立完善的食用菌溯源體系,實現了從制菌、管理到采收全過程的溯源管理,產品質量得以不斷提升,贏得了好的口碑和銷售市場。
鞠秀芹認為,要實現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應該找到并發揮當地優勢所在,靠發展特色產業來提高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質量。
鞠秀芹在深入開展鄉村特產產業調研之后,發現寶清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存在金融服務門檻受限、農業保險范圍受限、人才技術匱乏和特色產業布局分散,未能實現聚集群發展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鞠秀芹在今年兩會上進一步就“加大龍江特色產業發展”問題建言獻策,希望政府和金融機構能進一步加大對果蔬等特色產業種植的信貸資金和農業保險方面的支持,并從以下幾方面加大特色產業發展扶持力度。
一是強化金融支撐。完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滿足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需求。
二是強化風險保障。完善縣域農業保險體系,鼓勵金融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滿足特色產業發展的風險保障。
三是強化技術支持力度。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通過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專家給予實地指導,同時可以通過政府搭建平臺,極組織縣域內特色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到周邊或者全省特色產業發展較好的示范區去學習、觀摩,加強自身技術。
四是強化產業集群發展。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已凸顯成效的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市場優勢、產業鏈優勢,建議國家給予重點項目傾斜,打造寶清縣特色產業園,強化產業集群發展。
責任編輯: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