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日前,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鐵、汕頭至汕尾高鐵汕頭南至汕尾段、南昌至景德鎮至黃山高鐵等一批高速鐵路相繼開通運營,為沿線人民群眾送上便捷出行的新年“大禮”,也成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我國鐵路建設結出的最新“碩果”。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2023年,國家開發銀行聚焦高速鐵路、重要區域城際鐵路等重點領域,加強與有關部委、國鐵集團及其他重點企業的溝通對接,積極提供中長期融資支持和規劃融智等服務,發放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貸款1055億元,支持貴南高鐵、濟鄭高鐵、成自宜高鐵、昌景黃高鐵等多條高鐵開通運營,涉及新通車里程約2300公里。
在國家開發銀行金融助力下,鐵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推動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越織越密,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礎設施“硬支撐”。例如,貴南高鐵作為“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頭(銀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成通車為川渝黔地區加強與北部灣、粵港澳大灣區等地互聯互通打開了新通道。濟鄭高鐵是“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開通后讓山東半島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成功“牽手”,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
另一方面,國家開發銀行支持鐵路建設也有力帶動了相關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邊遠地區基礎設施“補短板”,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比如,昌景黃高鐵的開通不僅大大壓縮了贛鄱大地與長三角地區的時空距離,也使上饒市余干縣接入高鐵網絡,讓更多老區百姓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據一家在余干當地從事柔性折疊屏顯示器件生產的企業負責人介紹,過去從南昌乘汽車到余干要2個小時,現在乘坐高鐵只需要20多分鐘,公司將迎來更多商機。
一條條壯美的高鐵線路、一座座現代化的高鐵車站,見證著國家開發銀行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堅實腳步。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一直是國家開發銀行的主責主業。截至2023年11月末,國家開發銀行基礎設施貸款余額已超過7.7萬億元,始終發揮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銀行作用。”此前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舉行的“做好五篇大文章,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開發銀行首席業務官、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劉培勇介紹了該行支持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
劉培勇介紹,在科技金融領域,國家開發銀行著力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質生產力發展。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支持5G網絡和固定寬帶網絡建設,助力工業互聯網建設。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支持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節點等“東數西算”工程項目和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在科學研究設施方面,支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西安科學園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
在綠色金融領域,國家開發銀行堅持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為重點,持續支持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在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不斷加大對清潔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助力光伏產業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深度結合,重點支持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綠色低碳能源基地項目建設。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方面,重點支持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物流等領域新建項目和存量升級改造,還牽頭支持引江補漢、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滇中引水等一大批重大綠色水利工程。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劉培勇表示,國家開發銀行將圍繞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開發性金融中長期貸款優勢,持續優化完善信貸政策,積極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和國家專項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助力擴大內需和有效益的投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