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冬季向來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旺季,但這個冬天卻出現了“旺季不旺”的現象,當下,臨近春節,豬價是否有機會迎來利好?
記者注意到,元旦假期后,隨著春節的臨近,市場上豬肉消費趨于平緩,豬價運行仍處于小幅下跌行情。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71元/公斤,比前一天下降0.4%。
“上好的瘦豬肉,每斤才10.9元。”記者走訪多家生活超市,看到盡管豬肉價格很給力,但前來購買的顧客卻并不多。
便宜的豬肉價格能讓老百姓享受到“豬肉自由”,但同時卻讓不少養殖戶虧損。
“從豬肉產量和供給來看,2023年四季度豬肉供給量創年度新高,全年各季度均呈現明顯的供給過剩,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養殖場(戶)普遍虧損。”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分析,2023年四季度以來,生豬出欄量明顯增加的原因在于養殖場(戶)一致性看漲預期,由此帶來年末集中出欄和拋售。包括集團企業在內的眾多養殖場(戶)都看好年末行情,紛紛壓欄養大豬,但隨著價格走勢不及預期,大量生豬恐慌出欄,進一步加劇了近期的豬價下行。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3年1月—11月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30393萬頭,同比增長19.4%,9月份開始屠宰量持續增長,其中,11月份屠宰量3280萬頭,創非洲豬瘟以來新高,環比增長14.4%,同比增長44.6%。
“從消費端來看,元旦假期后并沒有出現往年的豬肉消費旺季,相反,市場消費轉弱,短期價格仍偏弱運行。”朱增勇進一步分析,近期來看,1月下旬至春節前因備貨需求有望短期提振,但難改下行趨勢,預計春節前豬價總體弱勢震蕩。
廣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朱迪表示:“受人們消費習慣改變影響,近年來冬季腌臘出現持續減弱跡象,同時,替代品如牛肉、海鮮等價格普遍偏低,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豬肉的鮮銷需求。元旦過后,腌臘由高峰轉弱,市場需求逐步進入空窗期,豬價支撐力度疲乏。豬價的持續弱勢造成市場悲觀,春節前甚至不排除仍有拋售的可能性。”
“希望春節前能來一波反彈行情。”河南駐馬店的養殖戶張師傅告訴記者,他養豬近10年了,2023年以來豬價持續下跌,養殖成本卻沒有下降多少,導致虧損較為嚴重,他期待著能盡快出現改觀。
朱增勇分析,2024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生豬出欄量仍然較高,豬價仍可能有過快下跌風險,但下半年預計隨著產能的調減,供需關系改善,豬價有望逐步回升。
針對當前養殖戶該如何因時而動,朱增勇表示,在當前豬價下行周期,建議養殖場(戶)通過提質增效和降本增效提升成本競爭力,做好疫病防控,及時出欄避免壓欄,保障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