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小金融機構要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總的原則是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
中小銀行如何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中小銀行如何深耕區域經濟?《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蘭日旭。
記者:截至6月末,全國共有中小銀行(包括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3830家,部分區域的中小銀行競爭激烈。中小銀行如何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蘭日旭:中小銀行是中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資產規模占據全國銀行業的28%,在“支農支小”上更是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小銀行要嚴守“支農支小”的服務初心,強化自我約束能力,立足自身優勢,堅持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道路。
一是注重管理體制機制的變革與數字化轉型,堅持為不同經濟群體、不同經濟層面、不同產業領域的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形成與大銀行錯位競爭,互補發展的格局。與大銀行服務下沉不同,中小銀行立足當地、扎根當地,完全了解當地情況、群體偏好、產業發展等信息,只要端好當地經濟的“盤子”,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就一定能在差異化服務、特色化經營下做好可持續發展的路。
二是避免走“大而全”、追求規模效應和跨區域展業的發展道路,要揚長避短、深耕地方,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深研國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市場及客戶需求等基礎上,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
記者:中小銀行如何深耕區域經濟,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
蘭日旭:中小銀行一直是“支農支小”的主力軍,截至6月末,中小銀行有將近80%的貸款投向了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中小銀行深耕區域經濟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安排客戶經理定期走訪中小微企業,實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管理水平、財務狀況等。對區域內的主導產業要進行深入研究,了解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并分析各行業中小微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經營模式和面臨的挑戰。
二是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產品。例如,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推出旅游消費貸款、景區商戶貸款等信貸產品;在農業發達地區,推出農產品供應鏈金融產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等。
三是與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機制,共同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風險補償基金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金融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四是根據區域內產業、人口分布情況和經濟發展情況,優化網點布局,加強網點的智能化建設,提供自助設備、電子銀行等便捷服務渠道,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