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今年以來,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金融需求,我國陸續出臺《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養老金融各項任務落實落細。
在此背景下,多地將蘊含巨大發展潛力的養老金融作為金融業發展新藍海,積極部署推動養老金融發展進入“快車道”。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內蒙古監管局、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聯合出臺《關于做好金融支持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健全內蒙古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
據記者梳理,除內蒙古外,河北、河南、福建、深圳等多地金融管理部門也出臺了與養老金融相關的政策文件。這其中,農信機構作為農村養老金融服務的重要參與者,也在積極作為。
在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及業務方面,河北懷來農商銀行創新推出適老化金融服務產品——“社保貸”,推進60歲至65歲老年經營貸款或消費貸款,并積極開辦代收代付養老金業務、代理養老理財產品和養老保險業務等涉及養老的代辦、代理業務。
在持續優化提升適老助老金融服務方面,河北阜平聯社找準自身經營發展與養老金融契合點,不斷提升網點知老敬老意識及服務態度,切實讓老年客戶感受到溫暖關懷。
“我們從老年客戶的業務辦理流程入手,制定19項適老化基礎服務要求。比如,當老年客戶來廳堂后,要求主動引導老年客戶就座,詢問他們的業務需求,并征求其業務辦理渠道,與老年客戶溝通過程要放慢語速,保持耐心等,我們還大力打造智慧網點。”阜平聯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今年7月底,該聯社已建成智慧網點11個。
懷來農商銀行及時制定適老化金融服務方案和適老化應急處置方案,打造適老化金融服務場景。據懷來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將8家網點作為適老化改造示范網點,增添老花鏡、助聽器、輪椅等老年常備用品千余件,同時設立綠色通道、加裝扶手等適合老年客戶使用的輔助設施,打造老年人專用場所。
為提升老年客群“獲得感”,臨漳聯社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轉賬匯款、繳納水電費等高頻服務事項,利用客戶辦理業務等待間隙,幫助老年人提高運用智能機具的能力和水平,充分保障其基本金融需求。
“我們選優建強金融便民店,把柜臺搬到社區、農村及老年客戶家門口,每月安排志愿者攜帶移動展業、社保卡發卡機,在養老金發放日前往金融便民店開展更改密碼、2000元以下現金取款、微信銀行、更換社保卡等業務,讓老年客群不出村、不出社區享受‘家門口’金融服務。”臨漳聯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7月末,該聯社已建成244家金融便民店,辦理業務14.78萬筆、取現金額1979.21萬元。
金融支持康養產業發展是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內容。對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引導銀行業加大信貸投放,組織開展多輪針對康養產業的調研督導、項目走訪,針對相關項目面臨的融資困境,推動銀行機構立足自身定位、“一企一策”提供差異化信貸解決方案,支持養老機構和養老項目建設。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銀行業支持養老服務、康復醫院等康養相關產業授信金額121.8億元,貸款余額55.7億元。
“我們積極推動‘險資入冀’布局養老產業,增強保險保障能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支持保險機構總部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通過自建養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機構養老、醫療健康、照料護理等多樣化養老需求。
(通訊員車敏、宋小玉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