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靜
最美人間四月天。從踏青賞花到露營野餐,再從春茶飄香到體育賽事,近期,浙江省各地“春日經濟”愈發火熱。筆者了解到,這場季節性消費盛宴,也得益于金融對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的支持。
在此基礎上,金融機構能否進一步將“春日限定”轉化為“四季常青”?在筆者看來,這離不開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春日經濟”涵蓋旅游、餐飲、農業、體育等多個領域,也存在從短期資金周轉到長期信貸的多樣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需跳出傳統思維,設計兼具靈活性與針對性的金融產品。例如,農業銀行杭州分行推出的“茶香貸”,精準錨定春茶生產周期,通過無抵押信用貸款破解茶農資金周轉難題。
同時,許多參與“春日經濟”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往往因缺乏抵押物等原因面臨融資難題。金融機構應完善信用評價體系、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等,降低融資門檻,為更多市場主體提供資金支持。
隨著移動支付、數字人民幣深度“嵌入”,“春日經濟”正愈發高效。在服務模式上,金融機構應聚焦數字技術賦能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場景,著力滿足市場主體與消費者逐漸愈發多元的需求。
另外,金融機構不僅發揮著提振消費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市場引導功能。在支持“春日經濟”的同時,金融機構還應注重社會效益,追求可持續發展。以露營市場為例,金融機構可以為環保的露營地建設提供低息貸款,也可以對破壞生態的旅游項目“一票否決”。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