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進入主汛期,是農業災害高發期,也是秋糧產量形成關鍵期。氣象部門預計,7月份至9月份我國降水呈現“北多南少”的特征,區域性和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
近期,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奮戰100天抓夏管提單產抗災奪秋糧豐收行動,繼續組織相關司局開展日常聯系和責任包保,聚焦重點作物、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緊盯關鍵農時、關鍵技術、關鍵要素。
秋糧在全年糧食生產中占據大頭,奪取秋糧豐收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應提前布局,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作用,為秋糧豐收筑牢根基。
秋糧生產的關鍵時期,也是相關領域對金融服務需求的高峰期,銀行應提前謀劃,精準配置金融資源,確保資金及時到位。一方面,加大對秋糧種植戶信貸支持力度,特別是針對受前期低溫、干旱等災害影響的地區,推出專項貸款產品,簡化審批流程,降低貸款門檻,為受災農戶提供及時的資金支持,助其恢復生產、補種改種,確保不誤農時。另一方面,聚焦重點作物、重點區域,對秋糧主產區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滿足其規模化種植的資金需求。
秋糧生產涉及環節較多,需要多樣化金融服務予以支持。銀行應結合秋糧生產的季節性特點和實際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例如,針對秋糧生產中的綠色技術應用、節水灌溉等項目,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金融科技的發展為銀行服務秋糧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銀行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通過建立農業客戶數據庫,精準分析農戶和農業企業信用狀況、經營情況和資金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和風險防控;利用移動支付、線上貸款等技術,簡化業務辦理流程,讓農戶和農業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貸款申請、還款等業務,提高金融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借助衛星遙感、物聯網等技術,實時監測秋糧生產情況,為信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幫助農戶及時掌握田間信息,做好田間管理。
秋糧豐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各方協同發力。銀行應加強與政府部門、農業企業、科研機構等合作,形成服務秋糧豐收的合力。與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了解秋糧生產形勢和政策導向,共同制定金融服務方案;與農業企業合作,探索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為秋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保障秋糧產業鏈穩定運行;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農業金融創新研究,探索適合秋糧生產的金融支持模式,為金融服務秋糧生產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保障。
秋糧豐收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應提前布局,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作用,通過精準配置金融資源、創新金融產品、加強科技賦能、深化多方合作等措施,為秋糧豐收筑牢根基。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