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應通過多種創新舉措助力企業摒棄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金融精準賦能
低價無序競爭是困擾我國部分行業發展的頑疾之一。為爭奪市場份額,部分行業企業不惜以犧牲利潤甚至產品質量為代價大打“價格戰”。這種競爭模式不僅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也擾亂了市場秩序,阻礙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這一問題,銀行業通過多種方式為企業擺脫低價無序競爭、優化商業環境提供支持。
一方面,銀行業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引導企業將資金投入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例如,中國銀行洛陽分行推出“認證貸”產品,將企業質量認證結果與信貸額度掛鉤。獲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服務認證等資質的小微企業,最高可獲2000萬元信用貸款,且利率低于同類產品。這一機制通過“質量認證—信用增信—融資支持—發展升級”閉環生態,將企業“軟實力”轉為“硬資產”,有效遏制通過降低品質換取低價的短視行為。截至今年5月末,該分行已為近萬家民營企業提供665億元信貸支持,其中超30%資金流向質量認證企業。
另一方面,銀行業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助企優化產業鏈布局。銀行幫助產業鏈核心企業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效率,同時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銀行應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對那些依靠低價無序競爭獲取市場份額的企業,銀行在信貸審批時可適度提高門檻;相反,對注重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質量提升的企業,可給予優惠信貸政策,如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等。這種差異化信貸政策,能夠引導企業將精力從無序價格競爭轉向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認為,銀行應優先支持注重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的企業;完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將市場競爭行為納入評估指標;同時,加強行業研究,引導資金流向健康發展的優質企業。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岳翔宇認為,銀行應對注重技術研發、品牌建設的企業提供利率優惠和額度保障。比如,按照“研發投入占比”進行分級授信。
推動產業升級
產品品質是企業發展生命線,也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支撐。銀行業以多種方式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助力產業升級。
在重慶市榮昌區,百年傳承的地方美食——榮昌鹵鵝,正通過金融賦能實現從“小作坊”到“標準化”的華麗轉身。中國銀行重慶榮昌支行圍繞鹵鵝產業鏈上下游需求,為2家生產加工企業發放450萬元貸款,專項用于升級鹵制設備和優化工藝流程。
“獲得貸款資金后,我們引入智能溫控系統,產品均勻受熱率提升30%,肉質鮮嫩度標準差縮小至0.5度以內。”某鹵鵝企業負責人表示。
隨著環保意識增強,綠色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銀行業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支持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此外,銀行業還通過與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通過組織行業研討會、技術交流會等活動,幫助企業了解行業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助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和創新能力。
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認為,銀行應從如下方面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一是為企業產品品質提升項目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助企業解決資金瓶頸。二是與質量檢測機構、認證機構等合作,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助企提升產品品質。三是根據企業品質提升情況,給予相應信貸優惠或獎勵措施,如提高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等。
上海市長三角科創產業金融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文華認為,銀行應不斷開發綠色金融產品,比如,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優化綠色信貸系統等方式,支持企業在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項目,這不僅有助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還能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