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麥爾丹·木蓋提介紹2025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數字背后,意味著農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要完全實現強農惠農富農之目標,依舊任重道遠。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當前,金融機構相關工作進展如何?在涉農貸款投放規模、增速及覆蓋區域上有哪些突破?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金融機構如何全方位、多層次為鄉村全面振興添磚加瓦?這些是擺在金融全行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我行將金融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進全行工作規劃中,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專項工作目標,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廣西平樂農合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黃旭文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在過渡期內,該行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涉農貸款規模逐年穩步增長。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35.65億元;累計發放脫貧小額信用貸款10727筆,金額4.51億元,占平樂縣發放脫貧貸款總額的99%以上,實現平樂縣所有鄉鎮、行政村全覆蓋。
確保資金精準流向重點領域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項長期任務。讓更多農民貸得到、貸得快、貸得起,讓脫貧地區農民增收致富,是每個金融機構應有之義。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交通銀行繼續定點幫扶甘肅天祝縣、四川理塘縣、山西渾源縣,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助力定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據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積極發揮金融優勢,聚焦助力產業振興,激發幫扶地區內生發展動力,推動山西渾源縣的黃芪、四川理塘縣的文旅及甘肅天祝縣的食用菌等產業發展。
其中,在甘肅天祝,交通銀行不僅投入逾3000萬元無償捐贈資金孵化菌菇產業園,還開發上線“菌菇貸”專屬金融產品,打造從菌棒生產、種植、加工、物流、銷售到新品種研發的全鏈條產業幫扶模式。
事實上,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金融強農惠農富農的重要方向。
在“中國牡丹之都”山東菏澤,萬畝牡丹綻放的盛景吸引八方游客,更孕育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
“我行深刻理解牡丹產業‘鏈式發展’特性,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產業鏈關鍵節點。”工商銀行山東菏澤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工商銀行推出的“經營快貸”“種植e貸”等豐富多樣的普惠產品,不僅支持當地企業攻克研發難關、提升產能,也間接惠及上游種植合作社和農戶。同時,穩定的原料收購及企業壯大后帶來的就業機會,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分享到產業升級的紅利。
“我行與平樂縣農業部門和村委緊密合作,建立密切溝通機制,通過嚴格貸前調查、精準授信和嚴格貸后管理,將資金精準投向糧食生產等關鍵領域。”黃旭文表示,在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該行優化信貸流程,推出特色“金柿貸”等專屬產品,給予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更優惠的貸款利率與期限靈活搭配,同時通過加大對產業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助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持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沒有抵押,也沒有擔保,用信用評分就能拿到貸款,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近期,湖北云夢農商銀行隔蒲支行向轄內深港村蔬菜種植戶劉四田成功發放“農民個人信用價值貸”100萬元,助其千畝良田蔬菜向科技化種植加速轉型。
劉四田口中的“評分”授信,就是湖北省正大力推廣的農民個人信用價值和農村資產信用價值貸款改革。
記者了解到,作為湖北省首批“兩農”信用價值貸試點縣之一,此次貸款成功發放,標志著云夢農商銀行在落實試點任務、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廣大經營主體既是信用主體,也是信用客體。各地金融機構因地制宜,持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質增效。
“我行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信用鄉鎮和信用村創建,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轄內共創建6個信用鄉鎮、81個信用村。依托村委村干部的力量共同開展農戶信息采集和評議工作,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不斷提高信息采集準確性、及時性和評議結果有效性、權威性。”黃旭文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累計采集農戶白名單108972戶,農戶授信金額55.89億元,用信金額28.34億元。
在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看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該行以市縣構建涉農信用信息數據庫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新農主體信用體系,并在上海、新疆等多地復制信用貸款場景定制產品,為數據賦能、下沉服務提供有效支撐。近三年全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平均增速超10%。農戶貸款增速達到29%。
“在上海,交行在市農委指導下,對接上海市農業生產信息直報系統與上海征信,獲取農戶真實可靠的生產經營數據和征信報告,完善信貸評價,創新推出‘神農e貸’產品。該產品純信用、全線上,真正做到惠及‘三農’。”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舉例,目前“神農e貸”服務已覆蓋上海嘉定、奉賢、青浦、金山的葡萄、蜜梨、黃桃、蔬菜等特色產業。
以新布局服務“三農”領域
今年4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于扎實做好2025年“三農”金融工作的通知》發布,為金融機構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那么,當前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還面臨哪些瓶頸,未來在服務“三農”領域又有何新布局?
在黃旭文看來,面臨的瓶頸主要有三點:一是農業產業受不可抗力、不可預測的自然風險影響較大,且因農業生產季節性而呈現隨季節波動的周期性特征;二是農戶不能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房產作為抵押,導致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在借貸時普遍缺乏抵押物;三是專業人才儲備不足,難以適應鄉村振興工作需求。
談及下一步,在服務“三農”領域有何新布局時,黃旭文表示,該行將進一步完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多渠道推動“三農”金融服務“擴面、提質、讓利”,升級“縣—鄉—村”全覆蓋金融網絡,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百米”,提升“三農”金融服務適配性和專業性,依托桂盛富民金融服務平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動實現貸前、貸中、貸后管理一體化、線上化、智能化。
農業銀行在近日召開的2025年年中黨建和經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保持縣域和涉農貸款良好增長勢頭。優先保障縣域鄉村融資供給,突出強化糧食安全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要持續鞏固重點地區金融幫扶成效。深入推進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及時優化幫扶政策,“一縣一策”做好精準支持。要進一步加大支農資金保障力度。強化科技賦能提升辦貸效率,持續強化廣大農戶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領域融資服務供給。要不斷提升縣域鄉村服務覆蓋面。持續拓展務農服務渠道,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綜合化金融需求。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