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見習記者曹沛原)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在昆明召開,大會將凝聚各方力量,共同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篇章。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金融的力量不可或缺。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曾撰文表示,綠色發展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從觀念上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創新金融制度安排,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資。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票指數、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金融工具,為綠色發展服務。同時,要有效防范化解生態環境變化給企業資產負債表、抵押品價值等造成的風險。
近年來,工商銀行積極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決策部署,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全集團綠色金融戰略規劃和投融資決策之中,支持了一大批生物多樣性友好的項目和客戶,同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貢獻工行智慧、工行力量。
綠色金融創新提速綠色投融資市場領先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與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應對氣候變化等其他工作具有較強協同作用。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需要全面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達到2.15萬億元;綠色債券投資、綠色非標代理投資、綠色租賃融資等余額4000多億元,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近100億美元,綠色投融資各項主要指標均保持市場領先。
早在2007年,工商銀行就將綠色金融作為全行發展戰略,自上而下大力推進綠色金融建設。多年來,工商銀行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治理架構,形成了董事會、綠色金融委員會統籌領導,各部門協同分工,分支機構積極創新,全員參與的綠色金融戰略推進體系。目前,工商銀行已經構建了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信托、租賃、理財投資等多產品在內的綜合化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全產品、全鏈條支持綠色產業發展。
近年來,工商銀行綠色金融創新提速,首批開展了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等各類綠色債券的投融資業務。其中,已主承銷“碳中和”債券12支,承銷規模保持市場領先;積極參與國家綠色產業基金、積極對接全國碳市場建設、積極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開展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業務。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積極創新資本市場金融產品,旗下子公司工銀瑞信推出市場首支ESG主題ETF基金,工銀理財推出了“碳中和”資產配置指數以及綠色金融理財產品。
加強戰略引領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跑出加速度
工商銀行將“促進生物多樣性”明確寫入集團綠色金融發展戰略,積極采取措施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投向動植物資源保護、生態功能區保護、河湖濕地保護等生態保護修復類貸款余額超過千億元,所支持的項目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云南省為例,工商銀行積極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和流域綠色發展。在支持洱海流域環境治理方面,有效控制與削減流域污染負荷,改善洱海沿岸村落環境衛生狀況,加快流域生態保護步伐,促進流域生態環境實現良性循環,對實現流域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支持撫仙湖治理方面,支持玉溪市東片區暨“三湖”生態保護水資源配置應急工程項目,有效解決了華寧、通海、江川、澄江縣城和玉溪中心城區的生產生活嚴重缺水,以及“撫仙湖—星云湖生態建設與旅游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生產生活用水問題,為“三湖”生態保護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公益環保方面,工商銀行充分發揮集團合力。云南分行參與了由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守護云南珍稀物種愛心助力活動”,通過認領滇金絲猴向社會大眾科普生物多樣性知識,提高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工商銀行全資子公司工銀租賃認領北京植物園28棵側柏古樹,新加坡分行資助認領新加坡動物園的極度瀕危動物棉冠狨,積極為守護綠水青山、守護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園貢獻工行力量。
實行業務綠色分類管理提升環境風控質效
環境風險防控是綠色金融的重要一環,對制約生態破壞性項目投資、引導金融資源投向生態友好領域、促進金融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工商銀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環境風險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持續推進投融資綠色轉型,從嚴制定環境準入標準和風險管控措施,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以及土地、健康、安全等硬約束,禁止融資進入非生態友好類的項目和客戶。
對于農林牧漁業、采礦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基礎設施及建材行業等可能存在生物多樣性風險的行業,工商銀行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風險管理,積極支持環境友好類客戶、嚴格限制對環境風險較高客戶的資金投入。對投融資,工商銀行實行綠色分類管理,配套差異化管控措施。近期,工商銀行在業內首創環境風險智能化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對環境風險信息實現了智能化提示及管控。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