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網貸平臺頻頻爆雷,不僅密度大、金額多、涉眾廣,而且影響逐步蔓延到整個網貸行業。第一網貸大數據系統顯示,6月份以來的40天,P2P網貸已經爆雷(問題平臺)133家,涉及資金數千億元。周末(7月14日),累計成交額266億元、借貸余額29億元的“投之家”網貸平臺涉嫌集資詐騙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立案偵查,這一消息引發網貸圈一片唏噓。根據數據系統顯示,有記錄以來的已累計爆雷3593家。
P2P網貸行業的現狀:
這次網貸行業地震是從2018年6月開始的,2018年前5個月,每個月倒掉的平臺均在20家左右,直到6月,突然爆雷63家。
其中有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端午節唐小僧爆雷,在此之前有10家問題平臺,唐小僧之后則有52家平臺出問題,顯然,唐小僧爆雷加速甚至“導致”了爆雷潮的出現。唐小僧之后,聯璧金融等四大高返平臺全軍覆沒。進入7月,態勢愈演愈烈,根據網貸之家統計,進入7月前10天就有40多家平臺爆雷。P2P的爆雷潮讓整個市場極其不穩定,各類負面消息不斷,投資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這又加劇了行業的擠兌現象。
“這是這個行業第一次在資金凈流入上出現收縮。”網貸行業資深研究者羿飛認為,從前倒掉的平臺中幾乎都是惡意的、騙錢的,這次卻危及了正常經營的平臺,“做純粹P2P業務的公司也有倒閉的”[詳細]
上半年新上線網貸平臺同比減少90% 40%正常經營的網貸平臺未完成銀行存管
對于已經過半的2018年來說,網貸行業自身整改合規已經到了關鍵時點。據零壹智庫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有1504家,同比減少25.2%。[詳細]
上半年網貸平臺平均利率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一年期以上產品比重增加
在互金整頓的背景下,P2P網貸行業收益在今年上半年不降反升。據深圳市錢誠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第一網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P2P網貸利率9.32%,環比升0.49%(2017年下半年8.83%)。[詳細]
【相關閱讀】 6月北上廣正常運營P2P平臺已不足千家
【相關閱讀】 一周倒掉逾40家P2P 中金:P2P網貸關停潮料持續
P2P平臺頻繁爆雷造成的影響:
繼6月份遭遇唐小僧、善林金融等P2P網貸平臺集中倒閉后,進入7月份以來,有超過40家P2P平臺相繼爆雷,根據第三方數據,涉及資金超過1200億。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次P2P平臺“爆雷”是互聯網金融行業一場去偽存真的淘汰賽,只有根底比較扎實的機構才能生存下來。留下合規、做實事的平臺,行業發展才會越來越健康。
可能一些投資者會問,P2P平臺為何會在這個時間節點集中爆雷?對此,我們認為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從P2P網貸平臺本身來看,不少野蠻生長起來的平臺合規性較差,經營比較粗放,在經歷了幾年的運轉之后,風險本身就逐漸積聚中,而現在監管層加強了對這個行業的監管力度。再者,近期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盡管央行從4月份以來已經二次定向降準,但流動性仍然偏緊張。最后,監管層要加強對P2P行業的監督管理,于是就推出了備案制。為此,有P2P平臺反映,再要大幅提高合規成本,實在是吃不消。[詳細]
近期,監管部門向各家證券公司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子公司規范整改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各家證券公司做好組織架構規范整改工作,根據業務發展實際需要,審慎、有序設立子公司開展私募基金管理、另類投資等業務。[詳細]
“要注意區分項目逾期和跑路、爆雷有本質不同。對于正常的項目逾期,如果平臺本身是合規經營的,又能夠勇于承擔,積極主動、公開透明地進行處置,不妨給平臺一點時間。”開鑫貸總經理鮑建富認為,這輪爆雷的大多數平臺按照監管的“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體系,希望看到行業最終能夠實現良幣驅逐劣幣,但同時也希望各方能掌握好節奏,讓這個陣痛期越短越好,盡最大可能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實現行業平穩過渡。[詳細]
P2P網貸行業的風險:
相信最近在財經圈,大家都被P2P平臺炸雷的消息連環轟炸了。7月6—7日,杭州公安局對佑米金融、杭州祺天優貸、牛板金、杭州云端金融等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7月7日,銀票網控制人投案,平臺累計成交額140億元,用戶超69萬;7月9日,多多理財公告稱公司已失去控制,據透露實際控制人及財務總監已準備跑路;7月9日,錢爸爸發布暫停運營的公告,該平臺累計交易額突破325億元。
2018年2月份以來,P2P行業問題平臺數量逐月下降,5月份僅有10家平臺出問題。如果不看6月份數據,我們甚至能得出P2P行業正在一路向好的結論。但恰恰在看上去一切都好的時候,行業迎來了爆雷潮。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爆雷也就兩個解釋:一是行業盛行的風險準備金制度,會延后平臺爆出問題的時間,即只有當不良資產余額超過風險準備金進而超過平臺自有資金的兌付能力時,風險才會傳導至投資者一端,本息不能正常兌付,平臺也就“突然”成了問題平臺;二是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詳細]
6月份以來,網貸平臺頻頻爆雷,不僅密度大、金額多、涉眾廣,而且影響逐步蔓延到整個網貸行業。第一網貸大數據系統顯示,6月份以來的40天,P2P網貸已經爆雷(問題平臺)133家,涉及資金數千億元。[詳細]
“網貸”是一種通俗的說法,通常指的是網民通過網絡便捷地進行出借或其他投資行為的途徑,除了常見的網絡借貸行為之外,也有些互聯網金融平臺還會代銷貨幣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等產品,給投資者提供相對多樣的投資選擇。“唐小僧”所屬的是其中比較典型的P2P平臺,即“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通過提供信息、撮合交易等方式提供“點對點”借貸服務。對于投資者來說,P2P最重要的屬性就是收益明顯高于銀行理財等傳統金融產品。但是,另一方面,近年來周期性爆發的P2P兌付危機,也時刻提示著這一投資方式潛在的高風險。[詳細]
P2P網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自6月以來,網貸行業暴雷潮開始蔓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7月以來已有28家平臺出問題,1家經偵介入、6家跑路,其余21家出現提現困難。
7月9日,深圳網貸平臺錢爸爸突然宣布暫停運營,該平臺累計交易額超過326億元,對于這家運營了五年的老平臺突然出事,在業內引起不少的轟動。
對于網貸平臺暴雷,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副會長趙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與前兩年出問題的平臺大多為詐騙和跑路不同,這一次出問題的平臺大多數是資產端出問題,在經濟調整階段很多借款人不能按時償還借款,有些平臺或多或少又存在資金池和期限錯配的情形,當投資人撤離時,風險就暴露出來。”[詳細]
《金融時報》記者獲悉,近期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原定于今年6月底完成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仍將繼續。其背后,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不過,根據上述會議,除P2P之外的包括互聯網資管、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外匯交易等其他互金業態仍按原計劃于今年6月底前將存量風險化解至零。P2P網貸清理整頓延長至明年6月份。
據悉,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下一階段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其中將劃定重點任務,一方面繼續扎實清理整頓,聚焦風險突出領域,有序加速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上述會議上強調,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在整治的方法上要明確政策界限、聚焦工作重點、完善整治方式、強化整治力度[詳細]
愛錢進CEO蔡園竹:網貸平臺整頓“排毒出清”是行業發展必經階段
愛錢進CEO蔡園竹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正處于快速洗牌期,只有那些始終被使用、被認可,持續創造有效價值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才會被市場留下來。洗牌之后,處于強監管時代的互聯網金融會進入穩定發展期。
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整治下一階段工作極為關鍵,要完善整治方式,強化整治力度,引導機構無風險退出,開展行政處罰和刑事打擊,穩妥有序加速存量違法違規機構和業務活動退出[詳細]
【相關閱讀】深圳互金協會發文:P2P網貸機構失聯、跑路等惡性退出 將協助有關部門依法打擊
【相關閱讀】廣州互金協會:進一步做好網貸機構風險防范及穩妥退出工作
【相關閱讀】P2P網貸行業格局大調整
本期編輯:黃力 才山丹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