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互聯網周刊》聯合eNet研究院發布了最新金融科技100強企業名單,赴美上市剛滿一年的圣盈信集團與360金融等金融科技類企業一同上榜。
對于圣盈信來說,這應該算是一份相當不錯的生意禮物。
金融助力實業發展
2017年8月8日,成立不到三年的圣盈信順應行業趨勢,于納斯達克上市,在良好業績的助推下,圣盈信股價曾一度攀至66.1美元,成為中概股板塊當中的一匹“黑馬”。
由于我國金融服務領域本身供給不足,以及監管力度不斷強化等原因,金融板塊開始逐漸分化。站在行業競爭的又一個新的關鍵點上,圣盈信再次搶抓時代機遇,借助“科技+金融”開展了前瞻性的戰略轉型升級。
2017年10月份,在供應鏈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圣盈信全資子公司福惠(深圳)商業保理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供應鏈服務,幫助醫療用品和醫療設備、航空餐飲和大宗商品等領域解決融資交易的痛點;同年11月份,圣盈信宣布將金融科技作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定位,并全資收購了北京安易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易信”),推出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服務;隨后的12月份,圣盈信又與中國供銷合作對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啟了供應鏈金融業務國際化布局。
進入2018年,圣盈信的發展速度更為迅猛。1月份,安易信推出AnyInfo大數據平臺,利用海量數據,通過動態快速建模及人機交互可視化等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行業應用方案和產品。5月份,全資子公司福惠保理又與國藥集團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億級的循環保理授信合同。
積極應對行業挑戰
上市無疑能為企業帶來資本支持、品牌塑造、發展機會等諸多優勢。然而對于圣盈信這家年輕的公司而言,除了機遇,也意味著挑戰。
來自做空機構渾水的兩次惡意做空影響,便是圣盈信應對的挑戰之一。對此,圣盈信聘請了第三方機構針對渾水公司報告中提出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不僅如此,今年5月份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圣盈信營業收入為2512萬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58.7%;凈利潤為2405萬美元,同比增長73.1%;其中,2017第四季度公司凈營收增長147.8%至1201萬美元,凈利潤增長145.7%至1079萬美元,各項數字相比2016年同期全面翻倍。
而新興技術為金融業帶來的影響則是圣盈信所面對的第二個挑戰。近兩年來,如何在去杠桿、嚴監管、重風控的金融新市場中,成長為在國際市場有代表性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去改變甚至顛覆相關行業的笨重格局,成為擺在圣盈信面前的又一大難題。
對此,圣盈信積極探索技術驅動下的新機遇,不斷提高對信息數據的挖掘、整合、分析和管理能力,憑借著敏銳的行業嗅覺,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布局新的領域。
今年6月份,圣盈信召開了“FintechGo”2018金融科技大會,對外發布了全新戰略計劃以來的第一次成果匯報,并首次對外發布智臻投研、安易信、供應鏈金融三大業務平臺,為其科技金融的智慧布局揭開面紗。
不難看出,圣盈信的金融科技產品已經深入作用于業務領域,成為其提升金融效率、助力金融決策的關鍵工具。
升級金融智能服務平臺
此外,2018年4月份,圣盈信還推出智能投研服務,由全資子公司智臻投研(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負責開展相關業務。智能投研業務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作為基礎,綜合運用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結合專業投研理念,為機構投資者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智能服務平臺。
而近一年來,國內金融行業逐漸從被動監管過渡到主動監管,從野蠻生長快速走向規范和理性。隨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場景中的不斷驗證及迭代,智能金融新風口勢不可擋。如何讓科技與金融更好的融合,成為金融行業不斷探索的命題。
7月份,圣盈信攜手清華大學(信研院),成立了“行業可信區塊鏈應用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旨在研究能維持區塊鏈系統長期、穩定、高效、安全運行的關鍵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能適合多行業、不同應用場景的通用體系架構和開發模型,并研發在醫療、農業、制藥、能源、銀行業等行業的可信區塊鏈應用。
圣盈信CEO林建欣希望,圣盈信能依托這些技術,讓金融科技逐漸成為傳統金融服務的高效催化劑及科技業務的發展起點,從而助力集團金融業務及科技業務的雙向發展。同時大力度深耕金融科技行業,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篩選和擴大客戶基礎,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持續為金融機構以及商業機構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金融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