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釗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在政策紅利與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下,呈現出“高增長”與“強分化”并存的景象。
A股上市車企一季度報告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4家車企的營業收入占上市車企總收入超七成,這4家車企的歸母凈利潤占上市車企(中證行業分類25家A股上市車企,下同)歸母凈利潤總額超九成。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國家提振消費政策持續加碼,推動汽車產銷數據亮眼;另一方面,汽車行業內部洗牌加劇,頭部車企與尾部陣營的業績差距進一步拉大,而新能源汽車與智能化技術的突破則成為行業增長的核心引擎。
政策紅利釋放
消費者信心增強
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臺的提振汽車消費政策為行業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車產銷累計完成756.1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2%。其中,乘用車產銷累計完成651.3萬輛和64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2.9%。商用車產銷累計完成104.8萬輛和10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和1.8%。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0.4%和47.1%,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產需兩端加快釋放。一季度,一系列提振汽車消費政策措施得以延續并加速落地,消費市場提質向好,企業產品密集煥新,消費者信心增強,產銷呈現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共銷售630.2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4.4%。
行業分化加劇
頭部效應凸顯
從業績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按中證行業分類的25家A股上市車企實現營業收入總計5016.27億元,同比增長5.64%,實現歸母凈利潤總計161.25億元,同比增長14.30%。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分化在加速顯現,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4家車企的營業收入之和占25家上市車企總收入的76.20%,4家車企的歸母凈利潤之和更是占25家上市車企歸母凈利潤的94.77%。
其中,比亞迪取代上汽集團成為收入最多的上市車企,同時蟬聯中國最賺錢的車企。比亞迪一季度營業收入突破1700億元,占上市車企營業總收入超三分之一;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00.38%至91.55億元。昔日領頭羊上汽集團以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76.80億元,同比下降0.93%和實現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增長11.40%的業績屈居第二。賽力斯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快的上市車企,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成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最快的上市車企,達150.75%。
華泰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首席研究員宋亭亭預計,第二季度在以舊換新政策和銷售旺季共振下,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
陳士華進一步表示,展望二季度,相關政策組合效應將持續釋放,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不過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經營壓力加大,行業運行總體仍面臨較大壓力。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形勢,有效應對出口方面的負面沖擊,助力行業平穩增長。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