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4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4月3日-4月5日),全國居民消費市場持續活躍,與去年清明節假期相比保持較快增長,在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平穩的前提下,住宿服務業銷售收入首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消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促消費擴內需,專家建議需要多方面發力,讓消費者愿意消費、敢消費和能夠消費。
住宿服務業銷售收入
首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清明節假期消費保持較快增長,主要受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放寬出行限制和服務業經營限制,只需憑借健康碼就可以出行,而春節期間就地過年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得以釋放,引發餐飲文旅等服務性消費回暖。
去年清明節假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居民消費實現恢復性增長,今年清明節假期在此基礎上延續較快增長勢頭。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國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8%,兩年平均增長10.9%,其中,糧油蔬果、自行車等代步設備、通信設備、服裝鞋帽消費增速較快,分別增長41.9%、40.7%、25%、22%。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受出行及返鄉探親需求集中釋放帶動,住宿服務業銷售收入首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據統計,住宿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1.5%,兩年平均增長6%。其中,民宿服務、經濟型連鎖酒店、旅館增長較為平穩,分別增長90%、73.9%、64%,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4.8%、7.3%、9.6%。餐飲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1.7%,兩年平均增長8.5%。受周邊旅游及多元化娛樂帶動,旅游相關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9.2%,文體娛樂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4.7%。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清明節假期,消費市場延續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很多平臺上的酒店訂單數量與部分景區的收入甚至超過了疫情之前,國內出游人數也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九成以上,這些要歸因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向好、疫苗接種普及程度的加大、不同地區之間通行的放開等。
需要加快破除
制約消費的障礙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2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6%,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71.68億元,同比增長228.9%,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6.7%。國內旅游市場正在有序復蘇,由于近程旅游占比高、旅游產品價格低、景區減(免)票等原因,旅游消費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需要注意的是,清明節假期旅游行業的收入端的恢復進度要明顯慢于出行端,不過,這并不能說明當前居民消費的復蘇出現了問題。究其原因,不少人由于此前‘就地過年’未能返鄉,都選擇清明節假期返鄉與家人團聚,而不是出去旅游。同時,很多人外出游玩都選擇周邊游或者短途游,并采用自駕方式,再加上部分景區減免門票等因素的作用,導致人均旅游消費偏低,如此便出現了國內旅游收入僅為2019年同期56%左右的局面。”付一夫表示,展望未來,后續伴隨著國內疫苗接種的進一步普及,國人的出行半徑將會進一步被打開,而旅游收入的恢復亦是存在明確預期,預計“五一”假期的旅游市場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付一夫認為,促消費擴內需,歸根結底是要著力釋放14億人口的大規模消費潛力,讓人們敢于消費、愿意消費,這就需要加快破除制約消費和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繼而讓被抑制的消費得到釋放。
他認為,具體應從四個方面予以發力:第一,要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著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第二,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解決民眾消費的后顧之憂;第三,要改善偏遠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并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來激發國人的消費潛力;第四,要繼續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經營,從而穩住民眾就業,有了穩定的工作,才能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穩定民眾的消費能力。
劉向東表示,今年促消費的著力點仍是在加快消費回補和消費潛力釋放,對消費回補,這需要進一步加快疫苗接種后放寬出行和經營條件,引導人們有序走出戶外。同時,鼓勵各企事業單位提前采取帶薪休假政策,引導餐飲文旅等消費回補,促進汽車住房等大宗消費回暖。此外,還要深化醫療、教育、托幼、家政等服務性消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社會保障支持體系,讓消費者愿意消費、敢消費和能夠消費。
(編輯 田冬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