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上周意外降息25基點,打響了全球重要經濟體2019年降息的“第一槍”。近日,美、歐、日、英、澳等經濟體央行的政策口風出現松動。種種跡象表明,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減速風險上升、金融環境偏緊、通脹風險下降,各大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趨向寬松。
2008年以來,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眾多經濟體的央行采取以量化寬松為主的超寬松貨幣政策,為經濟增長保駕護航。隨著長期寬松政策釋放出大量流動性,經濟過熱風險及資產泡沫風險浮現,這些央行的超寬松立場難以維系,開始轉向緊縮。美聯儲率先開始加息并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其他眾多央行也跟進加息或考慮縮減量化寬松規模。
雖然全球經濟已步入復蘇軌道數年之久,但經濟增長速度與金融危機前相比仍偏低,復蘇基礎并不穩固,復蘇節奏也不均衡。這增加了各經濟體應對貨幣政策緊縮周期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下行周期的復雜性,同時導致貨幣政策決策者對于政策變化可能在資本流動、匯率穩定等領域釋放出的影響估計不足。
一些經濟體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從緊縮趨向寬松,其實是無奈之舉。
首先,近期全球經濟增長減速風險上升。一些重要經濟體的增長在達到階段峰值后,勢頭持續減弱。2018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時隔兩年首次下調全球和美國經濟增長預期。通過代表經濟景氣度的制造業PMI數據觀察,2019年初以來各重要經濟體均表現不佳。進入2月,歐元區、英國、澳大利亞等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也接連被下調,且下調幅度不小。基本面疲軟將壓縮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例如,歐洲央行高層明確表示,不排除未來重啟量化寬松等手段刺激經濟的可能性。
其次,金融環境偏緊迫使央行緊縮立場出現松動。在眾多央行仍唯美聯儲馬首是瞻的背景下,美聯儲政策不斷緊縮,金融市場與實際經濟運行狀況的相互適應性出現錯位。美聯儲加息提高資金成本,抑制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同時,美聯儲縮表直接從市場抽離基礎貨幣,對美元流動性影響巨大。美元堪稱全球流動性的“總閥門”,美元流動性收緊勢必波及金融市場風險偏好。風險偏好的脆弱性去年上半年首先在新興市場得以體現,并在去年下半年延伸至整個金融環境。不過,美聯儲最近一次政策會議聲明不再使用意味著利率上行的措辭,暗示加息可能暫停,同時縮表的立場也出現明顯變化。
此外,全球重要經濟體的物價普遍溫和下行,為貨幣政策趨向寬松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印度最新物價已下降至過去18個月的最低水平,遠低于其通脹目標。印度央行預計未來物價將更多呈現向下趨勢。歐元區最新的物價也降至10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曾在1月底強調,實際通脹指標近幾個月連續出現下滑。
眾多經濟體央行趨向集體寬松,經濟復蘇基礎不穩固導致的經濟增長回落是最主要的原因,即便再度開啟集體寬松,也難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各經濟體需共同努力,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將推進經濟改革作為著力點,把創新作為發展驅動力,方能有效夯實經濟基礎,為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注入更多動力。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