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9月22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通報了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有關情況,并對自貿“朋友圈”發展等商務領域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前8個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927.6億元
束玨婷表示,2022年1月份至8月份,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92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折合751.1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5.1%,流向批發和零售業投資129.1億美元,同比增長13%,流向制造業、建筑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領域的投資也呈增長態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9.5億美元,同比增長8.2%,占同期總額的18.6%,較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
1月份至8月份,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11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折合931.9億美元,同比增長1%);新簽合同額846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9%(折合1289.8億美元,同比下降7.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07.5億美元,新簽合同額667.6億美元,分別占總額的54.5%和51.8%。
“擴圍、提質、增效”三方面發力
推進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
束玨婷介紹,入世20多年來,我國的自貿“朋友圈”不斷擴大,自貿協定內容日益豐富,水平不斷提升,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我國與自貿伙伴的貿易額占外貿總額35%左右。
談及我國未來在自貿協定的簽訂或是升級方面還有哪些計劃,束玨婷表示,下一步,將從“擴圍、提質、增效”三方面發力,推進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有效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機制性保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是進一步擴大范圍。積極推進加入CPTPP進程,與協定成員國開展磋商,保持密切溝通;全面推進加入DEPA談判,力爭盡早正式加入;繼續推進與海合會、厄瓜多爾、尼加拉瓜、以色列、挪威及中日韓等自貿協定談判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等升級進程,與更多有意愿的貿易伙伴商簽自貿協定,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二是進一步提升水平。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零關稅比例,放寬服務貿易和投資市場準入,積極參與數字經濟、環境保護等新規則議題談判,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三是進一步增強實效。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加大對自貿協定的宣介、推廣、培訓,提升自貿協定綜合利用率,讓協定更好更快惠及企業和人民。
包括歐盟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9月21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了《歐盟企業在華建議書2022/2023》,認為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但同時也表示歐洲企業仍希望抓牢中國市場。
對此,束玨婷表示,商務部注意到相關報告。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開放共識有所弱化。中國始終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今年1月份至8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84億美元,增長20.2%;其中,歐盟對華投資增長123.7%(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這充分表明,包括歐盟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希望繼續深化對華投資合作。
“我們也注意到,建議書提出,希望歐盟繼續積極主動與中國互動,并反對經濟脫鉤。”束玨婷說,中歐互為重要經貿伙伴,應堅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進務實合作。中歐經濟保持密切聯系和良性互動符合雙方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中方愿與歐方繼續加強經貿政策溝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為全球經濟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中方對美方《通脹削減法案》中有關歧視性電動汽車補貼條款表示關切
在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已正式成為立法。該法案對可享受稅收抵免的新能源車車型做出了規定,比如汽車電池的原材料的特定百分比須來自美國自由貿易協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一些經濟體已對該法案中一些歧視性因素感到擔憂。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價?”
對此,束玨婷表示,中方對美方近期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中有關歧視性電動汽車補貼條款表示關切。相關措施以整車北美當地組裝等條件作為提供補貼的前提,對其他進口同類產品構成歧視,涉嫌違反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原則。我們注意到,已經有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對美方的措施表達了嚴重關切。
“美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應以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方式實施相關投資政策,維護公平競爭的貿易秩序。中方將持續跟蹤評估美方立法的后續實施情況,必要時將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束玨婷說。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