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見習記者 毛藝融
“國資委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優化考核、投融資、選用人、模式創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組合拳,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價值創造的新領域新賽道,打造創新引領的現代產業集群。”5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上海調研期間如是說。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短短三天內,國資委第二次提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5月11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時指出,“要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引領帶動我國產業體系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企具有戰略導向作用和骨干引領作用,并且有強大的資源配置能力和經營實力,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央企需要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拓荒牛”和“領航員”。
田利輝表示,國資委多次強調推動央企加大在新興產業的布局力度,意味著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方面亟須迎頭趕上,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問題,開展時代前沿科技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央企在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已取得不俗進展。
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過程中,即2020年以來,中央企業在新能源、新材料、5G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使用方式,年均投入超100億元支撐汽車芯片等新產業建設,集中資金支持關鍵領域發展。
今年國資委更是明確提出,力爭2023年中央企業制造業新增投資比重達到13%,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事關中央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很多央企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無論是技術儲備、資金資源、品牌影響力,或是整個產業鏈生態鏈的控制能力,都具備一定優勢。未來,中央企業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還需要以更加深度化、立體化的方式參與,重點布局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細分領域。
“一方面,實現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轉型升級,央企引領帶動我國產業體系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另一方面,中央企業需加快布局價值創造的新領域新賽道,助力我國打造創新引領的現代產業集群。”王鵬補充道。
田利輝建議,未來,央企要進一步理順機制,引進人才,戮力創新,形成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實力,進而引領我國產業體系加快邁進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領域。
21:28 | 百誠醫藥:關于提前歸還暫時補充流... |
21:28 | 博實結:26138700股限售股將于8月1... |
21:28 | 博亞精工:關于公司部分董事、高級... |
21:28 | 國纜檢測: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21:28 | 國投電力: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21:28 | 國藥現代:關于公開掛牌轉讓控股子... |
21:28 | 恒通股份:160996646股限售股將于8... |
21:28 | 華大九天:關于部分募投項目結項并... |
21:28 | 匯嘉時代:2025年半年度凈利潤同比... |
21:28 | 京糧控股:關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 |
21:28 | 石化油服:工程中標公告 |
21:28 | 西部超導:關于選舉職工代表董事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