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今年以來,A股市場風格快速輪換,讓很多投資者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大藍籌股經歷了普遍回調,但仍以其穩定的業績增長被眾多價值投資人士一致看好;另一方面,以醫藥股為代表的高成長股走出獨立行情,成長投資再一次回到公眾視野。
而在公募基金市場上,一批“兼顧成長與價值”的基金經理備受投資者關注,民生加銀基金柳世慶就是其中的代表。這些基金經理是如何界定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具備價值投資屬性和成長投資屬性的股票又該怎樣去尋找?近日,《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走進民生加銀基金,在與柳世慶的訪談中,找到了些許答案。
選擇高景氣度行業
尋找符合方向的優質公司
對自上而下選股的柳世慶來說,他進行資產配置的第一要務是要找到優質行業。基于行業的景氣度,一些景氣度上行的行業是柳世慶配置的重點。“如果我看好某個行業,肯定會對這個行業做一些多層次的配置,這是因為在行業的景氣度上行時,往往會有多家優質公司可以選擇。”柳世慶說道。
高成長性行業并不等同于優質行業。在柳世慶的投資框架中,優質的行業可以分為兩種,在不同的行業中選擇優質公司的方法也不一樣:第一種是成長性的行業,其成長空間很大,行業的滲透率也在高速提升;第二種是集中度在提升的行業,這種行業的整體成長性不高,但已經逐漸出現一些好的公司,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升。
在行業下如何挑選優質公司?柳世慶認為,優質公司的方向必須符合其所處行業的方向:“在成長性行業中,要搞清楚這個行業的成長點在什么地方,再到行業中去尋找哪些公司能夠符合這樣的成長性;在集中度提升的行業中也是一樣,我會去尋找哪些公司的集中度能夠提升,能夠吞并其他行業公司的份額,然后實現自己的成長。”
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25日,他所管理的民生加銀城鎮化混合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148.97%,獲三年期五星級評價。
記者了解到,柳世慶在任職基金經理之前曾做了10年的研究員,從宏觀研究轉向了金融行業、地產行業和其他的周期行業,這也使得他對于自上而下的行業配置會更關注一些。在他組合搭建的過程中,第一步考慮的是未來的經濟環境,在當下的市場風格下,各行業的景氣度是處于怎樣的水平,然后再到相對好的行業中挑選個股。
兼顧成長與價值
在行業間實現均衡配置
在柳世慶看好的行業,他會進行一定程度的集中配置,但在行業間他仍然會進行均衡的配置。“對于特別看好的行業,我可能會配置10%到20%的比例,但是我不會再配置的更集中了”,柳世慶說道,“即使是在消費藍籌為主導的行情,我也一定會去尋找成長股進行配置;反過來說,今年就算是成長股占優,我也不會把組合全部放在成長股上去。所謂均衡配置,并非意味著我看好的行業會配置的比較少。”
對于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柳世慶認為要有一個清楚的界定,而如果單純把價值投資和簡單的去投資大盤藍籌股、上證50去對等起來,柳世慶認為這肯定就是很極端的、很機械的,也是是肯定會出問題的。
在他眼中,價值股的盈利是一定要有增長性的,他們的增長性相比成長股來說可能也不會差,這樣的價值投資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而成長投資,最終也要落實到企業盈利的變化,公司要有較長期的業績增長。
柳世慶對記者表示,在最近兩年,很多基金經理都比較極端地在配置大藍籌股,被錯殺的高成長性的小公司也不在少數,這類公司他認為非常值得去投資的:“他們的估值經過過去幾年的消化,一些公司的估值已經達到20倍到30倍的水平,但是其業績增長仍能保證在30%以上,從未來空間來看,短期內也有一些公司是看不到成長的天花板的,相比去年普遍投資大藍籌,今年肯定會呈現糾偏的。”
站在現在的時點,作為一位兼顧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的基金經理,柳世慶會以怎樣的思路應對今年的市場?柳世慶對記者表示,上證50在去年的漲幅已經遠遠高出了其企業盈利的增速,目前估值處在較高的水平,相較而言,成長股在今年會有一定的可選擇性,包括計算機、醫藥在內的這些板塊會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柳世慶對記者表示,今年的投資風格會比去年更均衡一些,這主要是因為今年上市公司的估值更加均衡一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他仍會堅持自己的投資方法,去尋找估值較低且安全邊際較強的投資標的,尋找估值合理且不乏成長性和進攻性的股票。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