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今年上半年,中國聚丙烯行業進出口格局持續重構,“內減外增”趨勢顯著。
海關總署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我國聚丙烯進口量同比下滑6.77%,出口量則同比增長24.05%。
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創資訊”)聚丙烯行業分析師孫之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產能擴張、低價優勢和出口市場多元化成為行業加速轉型的主要驅動力。整體來看,下半年行業‘內減外增’趨勢不改。”
市場價格下行內外價差加大
聚丙烯是一種通過丙烯加聚反應得到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其終端衍生品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家居用品、汽車家電零部件及醫療耗材等領域。
過去,我國是聚丙烯的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但近年來,我國聚丙烯行業產能持續擴張,尤其是隨著歐洲產能退出、中東出口受限、東南亞及南亞等新興市場結構性需求短缺,引發全球聚丙烯產業鏈重構,為中國聚丙烯出口帶來了市場機遇。
據金聯創統計,2024年聚丙烯全球新增產能528萬噸,其中中國新增375萬噸,占比71%。2024年,我國聚丙烯出口實現大幅增長,出口量達到241萬噸,同比增長83.72%。
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聚丙烯市場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內外價差空間加大,內外盤延續倒掛狀態,同時,由于美元匯率走強,國內買家的入市意愿被抑制,上半年聚丙烯進口規模繼續萎縮。
孫之淇表示,隨著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豐能源”)、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新產能逐漸兌現,國產聚丙烯供應維持寬松狀態,國內石化企業出于緩解去庫存壓力、完成銷售計劃以及提升市場占有率等因素,也在主動降價出貨。同時,美元匯率的高位運行也加大了出口窗口的操作空間,因此上半年聚丙烯出口市場仍保持較強勢頭。
后市來看,孫之淇認為,內外價差持續倒掛局面難有扭轉,預計后續海外供應商對中國報價依舊有限,進口體量也將持續減量。出口方面,海運費高企背景下,遠洋出口受阻,近洋出口競爭或將加劇。
廣州壹通數字技術公司首席公關官羅富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聚丙烯行業進出口結構的轉變,表明我國聚丙烯產品在國際市場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能夠滿足海外市場的部分需求,我國聚丙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也在上升,這得益于國內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產品質量的提升以及成本控制優勢,行業正從規模擴張階段邁向質量提升和國際化拓展階段。
上市公司加碼出口布局
我國聚丙烯產業加速向“凈出口國”轉型過程中,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也在紛紛強化自身產業布局,以更好地迎接發展機遇。
據金聯創統計,截至2024年末,國內聚丙烯產能為4369萬噸,與2023年末相比增加375萬噸,同比增長9.4%,產能規模較大的新項目包括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能科技”)的90萬噸聚丙烯項目、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的60萬噸聚丙烯項目等。
金能科技全資子公司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能化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現階段,國內聚丙烯生產企業正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公司依托180萬噸丙烷脫氫(PDH)及135萬噸聚丙烯產能的規模化優勢,精準把握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結構性短缺機遇,同時布局非洲、南美及日韓成熟市場,形成多元化出口矩陣。今年以來,公司聚丙烯出口表現良好,全年出口量預計突破20萬噸,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同時,多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在產能擴張的同時,也在加速產品結構升級。如寶豐能源等企業通過綠氫技術、PDH一體化降低成本,鞏固低價出口優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等企業加碼茂金屬聚丙烯等高端產品的研發、生產,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
卓創資訊分析師薛銘慧表示,7月份以來,“反內卷”競爭信號密集釋放,也意在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受政策預期提振,聚丙烯商品市場整體情緒轉暖。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產業鏈上市公司而言,加大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特別是注重高端聚丙烯產品的研發尤為重要,這將是進一步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的關鍵。
(編輯 孫倩)
11:59 | 寧夏加力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 2025... |
11:59 | 近300家企業參展 低空經濟博覽會勾... |
11:58 | 電線電纜業務表現突出 通達股份上... |
11:39 | 群核科技推出3D高斯語義數據集 為... |
11:37 | 央行、外匯局擬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 |
11:36 |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張京... |
11:35 | 海亮股份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 “85... |
11:25 | 萬興科技加速鴻蒙布局 旗下萬興腦... |
11:07 | 國創高新:擬以現金2.25億元收購寧... |
10:08 | 加速IP生態擴張 巨星傳奇擬先舊后... |
10:07 | 中國建筑2025年上半年經營訂單保持... |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