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南
6月22日,在由《中國能源報》社、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1能源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低于3%的增速支撐了經濟的中高速增長,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至56.8%,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到2020年底,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增長到10.83億千瓦,占總裝機比重接近50%,建立起了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但同時,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能源轉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也認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克服巨大困難,包括產業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以及對高碳發展的路徑依賴慣性比較大等。對此,還需把握好節奏,積極而穩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的落后和無效投資。建議重點推行節能提效、關注循環經濟、發展碳匯等手段,以及電力、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減排。
針對油氣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表示,油氣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值得關注。就碳源來說,化石燃料利用占86%左右,但碳具有“灰碳”與“黑碳”雙重屬性,在當前技術下前者能被固定或利用。“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最高,應主動采取減排舉措,加快布局四大領域革命性去碳舉措,建立碳工業,將碳運輸、碳驅油、碳埋藏、碳轉化、碳交易作為一個產業來利用。”
鄒才能進一步表示,科技將在綠色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既要用好傳統能源領域創造的知識和技術,也要創造新應用新能源和新技術,將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好。同時,關注上游制氫、中游儲運氫、下游利用氫,實現氫氣工業快速發展。創建自立自強的能源科技體系,并加大新一代人才培養。
(編輯 田冬)
22:03 | 以并購重塑制造強市 東莞資本市場2... |
22:02 | 創新驅動深市“百業競放” 科創企... |
22:01 | 廣發證券“智匯·企業家辦公室”成... |
21:51 | 天汽模:關于續聘會計師事務所的公... |
21:51 | 同德化工:公司無涉及訴訟的擔保 |
21:51 | 西寧特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1:51 | 新安潔:董事會、監事會及高級管理... |
21:51 | 興源環境: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逾期... |
21:51 | 星湖科技:無逾期對外擔保 |
21:51 | 陽光乳業: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1:51 | 銀輪股份:無逾期對外擔保 |
21:51 | 浙江華業: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