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宇舟
近日,交通銀行手機信用卡的發(fā)布引來了市場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這是繼建設銀行的龍卡e付卡、廣發(fā)銀行的極客卡、農業(yè)銀行的信用幣、中信銀行的中信電子信用卡、中國銀行的中銀長城e付、浦發(fā)銀行的E-GO卡后的第七張?zhí)摂M信用卡。
而日前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也顯示,各家銀行對于信用卡的發(fā)展定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化。從“量”上來看,招商銀行已經從股份制銀行中脫穎而出,無論是在發(fā)卡量、累計交易額、信用卡盈利方面,都已經有著堪比國有大行的成績;而從“質”上來看,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信用卡的平均刷卡金額遠超行業(yè)平均數,顯然,主打的是深耕用戶路線。
2萬億元俱樂部
在2016年年信用卡累計交易額方面,部分銀行未公布相關數據,在已公布數據的銀行中,只有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進入2萬億元俱樂部,分別為23998億元和22748億元。此外,交通銀行累計成交額為18387億元,農業(yè)銀行為13384億元。
股份制銀行方面,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都在12000億元以上,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和民生銀行也都突破了1萬億元大關。
從新增發(fā)卡數量上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以及農業(yè)銀行破千萬張,分別以1333萬張、1114萬張、1109萬張和1025萬張,從而包攬了前四名;平安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緊隨其后,均超過700萬張。
累計發(fā)卡量上,截至去年年末,工商銀行成唯一一個破億張的銀行,以1.2億張遙遙領先;建設銀行次之,累計發(fā)卡9407萬張;招商銀行第三,共發(fā)行8031萬張。
在銀行股東最為關注的盈利指標上,只有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fā)銀行、中信銀行五家銀行公布了信用卡業(yè)務收入,其中,中信銀行信用卡收入為255.04億元,浦發(fā)銀行為216.67億元,招商銀行為436.12億元。
事實上,銀行的信用卡經營理念出現了分化,既有追求高數量的銀行,如招商銀行在新增發(fā)卡量上的大幅度提升。而從單張卡的透支金額來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則占得先機,其深耕高端客戶的思路不言而喻。
在不良貸款率方面,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fā)卡數量共計4.65億張,同比增長7.6%,但信用卡業(yè)務產生的不良貸款也在增加,截至去年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還信貸總額達535.68億元,較2015年年末增加155.41億元,增幅達40.87%。
不過,除國有大行外,絕大部分上市銀行的信用卡不良貸款低于平均全行不良貸款率。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平安銀行為1.43%,中信銀行為1.48%。
近日,上海銀監(jiān)局數據顯示,2016年,在滬商業(yè)銀行持牌專營機構風險趨勢相對平穩(wěn),內控能力進一步加強。截至2016年年末,總部在滬的6家信用卡中心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5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47個百分點。
虛擬信用卡當道
佰瑞咨詢報告分析指出,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以場景觸發(fā)為基礎的時代已經來臨。在消費主力年輕化、競爭日趨激烈的信用消費市場,從場景獲客,并依托場景提高用戶體驗是新的競爭機遇。未來在互聯(lián)網思維趨勢的推動下,信用卡業(yè)務將迎來新的發(fā)展高潮。
事實上,虛擬信用卡已經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銀行的認可,交通銀行近日發(fā)布了號稱黑科技的“手機信用卡”,用戶只需在其APP上提交資料,就能實現最快2秒審批,信用額度和貸款額度也同時發(fā)放。
近兩年來,移動支付市場的迅速發(fā)展,商業(yè)銀行又先后重啟了虛擬信用卡業(yè)務。目前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了虛擬信用卡。雖然都叫虛擬信用卡,但是產品形態(tài)略有不同。中行、建行等要求客戶在申請?zhí)摂M信用卡時必須擁有一張本行實體卡,交通銀行此次推出的虛擬信用卡卻沒有這樣的限制。
不過,第三方推廣數據分析平臺ASO100數據顯示,除了招商銀行信用卡APP下載次數較高以外,其余銀行的信用卡APP下載次數均不高。
普華永道信息技術咨詢合伙人王建平表示,支付寶、微信無卡支付的成功不在于支付,而在于社交場景的螺旋化擴張,銀行如果想要搶占市場,需考慮到這一點。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21:26 | 工信部部長李樂成會見美中貿易全國... |
21:24 | 豫能控股:擬投資10億元設立子公司... |
21:20 | 我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 |
21:19 | 通威股份:第一期綠色科技創(chuàng)新債券... |
21:19 | 藥明康德:關于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 |
21:19 | 宇邦新材:關于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yè)... |
21:19 | 宇邦新材:關于開展應收賬款無追索... |
21:19 | 豫能控股:關于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 |
21:19 | 豫能控股:王璞女士被選舉為公司第... |
21:19 | 中遠海發(fā):關于公司非執(zhí)行董事離任... |
21:19 | 紫光國微:不向下修正“國微轉債”... |
21:18 | 柏誠股份:關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