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償二代二期工程的20項監管規則發布已進入倒計時。
“計劃今年上半年發布償二代二期工程20項監管規則。”銀保監會在近日發布的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的通報中指出。據此,預計這20項監管規則不日即將發布。
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一季度末,險企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C類和D類的險企各有4家和2家,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此外,還有15家險企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這些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為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今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采取發債、股東增資等方式補充資本。同時,險企也在持續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償付能力監管將進入新階段
我國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即將再進入一個新階段。2008年,原保監會頒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確立了第一套針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制度,業界稱之為“償一代”。2016年,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業界稱之為“償二代”)正式實施。目前,償二代二期工程發布已進入倒計時。
對于我國險企的風險管理現狀,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償二代的推動下,經過過去幾年的建設,保險行業的風險管理體系已經完成了1.0建設階段,基本達到“形似”,即根據監管要求,以“清單達標”模式基本具備相應的組織架構、制度、流程、模型工具以及系統等。但是,保險行業風險管理體系離“神至”還有一定差距,即治理層和管理層還需進一步加強對風險的認知和重視,風險文化有待全面普及與深化,風險與資本約束在險企的戰略規劃、產品設計、資產負債管理與資本管理等核心決策環節的作用還不夠顯著,總部的風險管理模型與工具在分支機構的落實執行還不夠到位等。
他強調,在資管新規的推動下,投資資產風險的穿透管理日漸成為監管合規要求和金融機構自身風控的標準。償二代二期工程加強了對投資資產風險的穿透管理要求,既體現在償二代第一支柱即最低資本計量的規則上,也體現在第二支柱即信用風險的組織保障及風險預警機制的規定上,這些監管要求的變化,對險資投資機構加強投資風險的識別與管理,減少信用風險踩雷事件,優化投資項目的決策選擇,提升通過信用價差獲得風險對價以提高收益水平的能力等方面,都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結合目前保險行業現狀,要更好滿足償二代二期工程的要求,險企必須強化全面風險管理機制,同時,在經營上必須更加注重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兩端的風險都須重視。
發債和股東增資額維持高位
為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今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采取發債、股東增資等方式補充資本。業內人士認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保險公司仍有較大的資本補充需求,發債和股東增資額將繼續維持在高位。
“整體來看,償二代二期工程對資本的要求更加嚴格,但各公司情況有差異,最終的影響取決于其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張寧表示。周瑾也指出,償二代二期工程資本規則對償付能力水平的影響,要基于不同公司的業務結構和資產配置的情況來分析,總體而言,業務結構合理、產品定價充分、資產負債匹配、投資風格謹慎的保險公司,其最低資本占用會較低,償付能力充足率也會更加平穩。
6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信息,今年一季度末,179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7%,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4%。100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A類,72家保險公司被評為B類,4家保險公司被評為C類,2家保險公司被評為D類。此外,據記者統計,一季度末,15家險企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業內人士表示,償付能力指標吃緊的險企補充資本的壓力較大,同時,風險綜合評級為C和D的公司還必須全面提升風險綜合管理水平。
從增加注冊資本方面來看,今年全行業增加注冊資本額處在較高水平。6月2日,銀保監會批準人保再保險發行20億元資本補充債。而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在此之前,今年已有9家次保險公司成功發行資本補充債,發債總額達250億元;6家險企進行了股東增資,增加注冊資本共計41.3億元。同時,中郵人壽、長城人壽等險企還正在推進增資擴股工作,中郵人壽擬增資71.63億元,長城人壽擬增資10億元-5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險企發債和股東增資頻繁與償二代二期工程規則即將發布有一定關系,但也與險企自身業務發展策略、資本市場情況等因素有關。
周瑾表示,保險公司紛紛通過發債或股東增資來補充資本,主要是為了支撐其業務的發展和投資規模的增加。償二代二期工程的資本計量規則更加客觀科學和反映風險實質,也更能引導保險公司匹配風險回報水平和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從而推動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模式。近年來,行業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對資本的消耗將會持續增加,因此,預計下半年的險企資本補充趨勢還會持續。
在提升注冊資本之外,險企普遍高度重視并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例如,建信人壽表示,其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重檢風險偏好體系,增加集中度風險、合規風險等,提升風險偏好精細化水平;二是研究償二代二期工程監管規則修訂內容,擬定下一步工作舉措,三是制定調整客戶額度授信規則,進一步提升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