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見習記者李美麗)1月9日,由瞭望智庫主辦的“第六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瞭望智庫與中國光大銀行聯合發布了《2021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白皮書——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的道與術》(下稱《白皮書》)。中國光大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齊曄針對《白皮書》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悉,《白皮書》在中國光大銀行的戰略支持下,在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調研支持下,由課題組歷時數月,通過大量市場走訪和300多萬份問卷調查,同時采用光大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等機構的實踐案例,就共同富裕目標下“金融消費者體驗和保護的道與術”進行了深度分析,探索現實問題,尋找金融促進共同富裕尤其民眾精神富裕的著力點。
《白皮書》從促進共同富裕的視角出發,系統性分析了消費金融行業長遠發展的關鍵——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
齊曄表示,《白皮書》創新了五個“首次”。第一,首次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這個命題,置于共同富裕的藍圖中進行描繪;第二,首次提煉出描繪金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SHE模型”;第三,首次探討了金融機構作為“國之重器”,推動人民精神富裕之“道”;第四,首次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作為系統性工程來研究,給出金融機構應有之“術”;第五,首次從宏觀、中觀、微觀分別對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切實建議。
據齊曄介紹,提升金融消費者體驗與保護能力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真實需求。課題組對全國30多個城市的金融消費者開展調研,了解其關注焦點和需求變化。
首先,安全性是消費者的關注焦點之一,各年齡段消費者均如此。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主要對信用卡被盜用盜刷、個人信息泄露、信用卡丟失等方面存在擔憂。其中,“80后”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較“90后”更強,且他們更關注境外用卡安全。
其次,消費者非常關注產品使用中的獲得感,比如授信額度、優惠活動、積分變動等。
再次,課題組調研發現,無論年齡、地域差異,消費者獲得實惠價值的需求是共通的。
以上述三大需求為核心,齊曄認為,金融消費者對精神富裕的需求越來越高,課題組因此提煉出在解決消費者體驗及保護痛點問題的“SHE模型”。S即Security,安全意識;H即Healthy,科學消費;E即Entitlement,價值獲得。此模型不僅可用于分析金融消費者的多維度需求,也能為金融機構應當具備的服務能力提供系統性參考。
此外,《白皮書》分析了金融機構管理機制的痛點與難點。一方面,消費者體驗存在動態性和長期性,消費者需求呈現分層和多樣化,且正在快速迭代和進步,因此提升消費者體驗必須長期堅持,跟蹤消費者需求不斷精進,才能確保最終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傳統組織結構也存在短板,造成了部門之間的聯動壁壘,并且短期經營指標和長期主義也存在矛盾,需要管理層充分平衡、解決。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