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萌
剛剛過去的一周,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市場同樣未能幸免,節后首個交易日主要指數下挫,市場情緒低迷。
面對這次市場巨震,中央匯金公司在盤中火速公告“已再次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當日收盤后,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也相繼發布消息稱,已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股票。隨后幾個交易日,不斷發聲的中央企業以及持續“刷屏”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購計劃,無不釋放出國有資本對當前A股市場的強力托底信號。
在筆者看來,中央企業在這一關鍵時期掏出真金白銀進行增持、回購,絕非簡單的情緒沖動,背后更多是來自以下三個方面的底氣。
一是基于自身對未來發展的自信。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企業資產規模已突破90萬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增加值10.6萬億元,完成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上繳稅費2.6萬億元。為進一步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近年來,中央企業堅持“兩端發力”,一方面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另一方面,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增長動能。這種“傳統不棄、新興不放”的發展邏輯,使得中央企業既能守住“基本盤”,又能開啟“第二增長曲線”,為其生產經營的穩中有進提供雙重支撐。
二是緣于對自身及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自信。從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層面來看,長期以來,受場內傳統估值方法所限,以及因考核機制而導致的側重營收利潤、輕視市值管理等諸多因素影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時常面臨著內在價值與外在估值不匹配的現象。不過,隨著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加強對中央企業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蹤指導,尤其是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央企業的增持行為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回購等行為,既是其做好市值管理工作的一個抓手,本質上也是一場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估值體系的“糾偏”,讓市場對其投資價值有更為充分的認知。
從A股市場層面來看,目前A股在全球股市中估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已進入高性價比投資區間,這也為長期資金提供了絕佳的入場時機。
三是對中國經濟長期平穩向好的堅定自信。當前,我國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加大,但于中國經濟而言,全球最完善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以及龐大的內需市場,是我國抵御外部風險、保持發展韌性的關鍵。與此同時,隨著近些年我國新產業、新動能的快速成長,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正換上強勁新引擎。加之今年我國實施的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均為后續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支撐。
總的來說,此次中央企業密集增持、回購,以資本之“穩”應對外部之“變”,既是應對短期市場波動的“及時雨”,亦對外詮釋了“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真諦。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